陶秀梅

作品数:11被引量:5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陈经纶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化学课程高考试题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教师》《高中数理化》《高中数理化(高二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准确提取有效信息 突破有机合成障碍
《高中数理化》2014年第1期59-60,66,共2页陶秀梅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有机综合题,基本上是由简单物质通过合成转变为复杂有用化合物的过程.考查的知识点很多是结合课本的例题、习题及其延伸,引导教师、学生回归课本;选择的合成路线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更加接近工业化,体现化学的...
关键词:有机合成 有效信息 提取 有机综合题 工业生产 合成路线 知识点 化合物 
从“化学计算”到“定量分析”
《高中数理化》2013年第3期46-47,52,共3页陶秀梅 
高三复习中一定要关注新《考试说明》在考查内容上的增减和要求上的变化,通过对比感受新课程高考的特点,同时对原有的复习内容和形式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确保复习方向不迷航.
关键词:定量分析 化学计算 《考试说明》 高三复习 考查内容 复习内容 新课程 高考 
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理化》2012年第24期45-46,共2页郑红艳 初红云 陶秀梅 
新课程的高考试题,在考查基础之上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与实际相连,更加注重考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能力的培养 整合信息 吸收 综合思维能力 高考试题 新课程 加注 考生 
基于“问题解决”提高学生解答化学实验题的能力
《高中数理化》2011年第20期46-48,共3页陈瑞雪 陶秀梅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在命制思路上力图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实验在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价值,将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活动中,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环节体现在对实验的分析过程中,不仅注重...
关键词:化学实验题 实验探究能力 “问题解决” 学生 探究式学习 解答 科学素养 课外活动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2
《化学教育》2011年第6期18-19,22,共3页陈瑞雪 陶秀梅 兰俊耀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和对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把化学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站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角度,以“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进行教与学的双重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目的、...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 问题解决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弱电解质的电离 
化学用语考查的新角度
《高中数理化(高一版)》2010年第11期45-46,共2页陶秀梅 
化学用语是传递化学信息的基本载体,是学习化学知识必须掌握的工具,因此,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是重要的化学基本功.出于对考生化学能力考查的目的,在高考试题的非选择题中,需要考生书写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用化学用语表示的.例如,201...
关键词:化学用语 能力考查 高考试题 2010年 化学信息 化学知识 非选择题 考生 
永远的热点——“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考查角度被引量:1
《高中数理化(高一版)》2009年第8期52-53,共2页陶秀梅 
2009年高考已经结束,纵观近两年高考试题,无论是大纲版还是新课程版,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永远是个热点.为使大家能对这一专题进行有效复习和备考,现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分类例析.
关键词:常数 高考试题 新课程版 有效复习 分类例析 备考 
化学问题的真实性与课堂教学策略被引量:1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9年第9期19-21,共3页陶秀梅 
新课程化学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化学问题的真实性,提倡学生在真实的化学情景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知识的增长。文章结合真实性化学问题的特征和教学实例,阐述了化学问题真实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真实性 化学问题 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反思被引量:4
《中国教师》2009年第S1期299-300,共2页陶秀梅 
本文通过自己的实际教学谈对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一些认识,结合具体教学案介绍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提出在实施探究式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 探究式教学 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再认识被引量:26
《化学教育》2009年第10期21-22,共2页陶秀梅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将化学实验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化学实验有了新的定位。从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和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有效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实验 教学功能 科学探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