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生

作品数:25被引量:11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陶行知德育师生关系师范教育思想德育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与我国师范教育现代化
《重庆陶研文史》2023年第3期23-29,共7页张炳生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师范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师范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
关键词:师范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现代化 师范教育思想 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 学习和研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奠基人 
基于交往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5-118,共4页张炳生 周雪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J:S150);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编号J:DR2006A06)
交往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一种活动手段,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性的问题。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观反思基础上,积极应对当今"普遍交往"的现实生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就势在必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谐共存的...
关键词:交往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大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思考被引量:19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46-48,共3页钱宇平 张炳生 
大学班主任是高校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的贯彻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介入学生工作,认真研究学生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大学班主任 工作创新 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的哲学思考被引量:17
《高校教育管理》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张炳生 檀杉杉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S150);江苏大学人文社科重点课题(JDR2006A06)
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规定了创新的特点,提供了创新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 
陶行知教学思想探析被引量:11
《教育探索》2009年第11期6-8,共3页张炳生 张东萍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S150)
陶行知在其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发扬民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顺导学生的能力去教育;重视实践,从学生的经验里进行真知识的教育;教学相长,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陶行知的教...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理念 教学策略 启示 
浅议家庭伦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被引量:4
《科学.经济.社会》2009年第3期34-37,共4页张炳生 丁雯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性生活与性健康教育实践研究"(B-b/2006/01/01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族文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带有明显的伦理特性。家庭伦理作为中国社会一切伦理的出发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分析家庭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助于认识...
关键词:家庭伦理:传统文化 
陶行知德育理论的时代特征及价值被引量:3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3期31-34,共4页尤亚东 张炳生 
陶行知立足中国国情,承衍传统美德,深入探索德育规律,提出的生活德育理论有着明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郁的人文精神,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光辉,具有道德实践意义、思想理论意义和借鉴创新意义。陶行知理论是建构有中...
关键词:陶行知 德育理论 时代特征 当代价值 
社会性活动和交往:德育的调节场和德行的践履地——陶行知德育过程思想探求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4期50-54,59,共6页张炳生 孙志祥 
陶行知认为德育只有体现在社会性生活中才有意义。他把集体生活、教育活动、家庭生活作为德育的调节场和德行的践履地,并总结出在社会性活动和交往中实施德育的规律和优化德育过程的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 社会性活动和交往 德育 
陶行知主体性德育思想探求被引量: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146-149,共4页张炳生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子课题<陶行知德育理论与新世纪我国德育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为TSW2102)
陶行知德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主体性德育思想:实现"六大解放",确立德育主体地位;倡导做人教育,完善德育主体德行;做事即修养,师生共同施行德育;实行主体性德育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品德素养。这些思想至今仍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现行...
关键词:陶行知 德育思想 德育主体 师生关系 学生地位 
回归生活:德育改革与创新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42-45,共4页张炳生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子课题"陶行知德育理论与新世纪我国德育建设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编号 :TSW2 1 0 2 )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告诉我们 :德育濡化在生活世界中 ,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从生活和德育的辩证关系中 ,才能正确探求德育发展的趋势 ,建设全新的德育实践课程 。
关键词:高校 价值取向 生活德育 陶行知 回归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