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斌

作品数:13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孔子美育思想美育教育留美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教育发展历程与演进逻辑被引量:2
《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第5期77-85,共9页李婵玉 朱智斌 
留学教育在我国现代化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十多年来,我国留学教育先后经历了留学教育的恢复(1978—1991年)、留学教育的规范化(1992—2000年)、留学教育的多元化(2001—2012年)以及留学教育的新发展(2013年至今)4个阶段。从被...
关键词:留学教育 发展历程 演进逻辑 改革开放 一带一路 
洋务运动时期幼童留美教育与船政学堂留欧教育之比较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34-39,共6页朱智斌 李婵玉 
清末洋务运动时期有两项著名的留学活动,即1872年开始的幼童留美与1877年开始的船政生留欧。两项留学活动在留学生生源、留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留学目的、留学生年龄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点。幼童留美教育与船政学堂留欧教育两项留...
关键词:洋务运动 留美教育 留欧教育 
孔子启发式教学与苏格拉底助产术之比较被引量:5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43-148,共6页朱智斌 杨伟东 
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含义在于引导学生思维并使其领悟,具体方法有"扣其两端"、旁敲侧击、循序渐进、举例类推,特点在于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启发的时机和"度",学思结合,教学相长。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旨在通过讥讽、助产、...
关键词:孔子 启发式教学 苏格拉底 助产术 
论中国近代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类课程的演变
《当代教师教育》2015年第1期58-63,共6页朱智斌 赵倩 
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为满足"开民智"的需求,师范教育在中国大地萌生。高等师范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伴随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也几经变化...
关键词:师范教育 高等师范学校 教育类课程 特殊性 
论我国教师伦理内涵的不合理性被引量:4
《当代教师教育》2013年第2期12-15,共4页朱智斌 张瑞杰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为建构合理的教师伦理内涵而努力设置一定的规范,以有形的法律制度,或者无形的道德约束为形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监控,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目的。然而,近年来却发生了许多备受道德谴责的教师行为。这些问题行为的发...
关键词:教师伦理 抽象性 具体性 强制性 自由性 利己性 利他性 
解释课程 自主发展——论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当代教师教育》2012年第2期33-37,共5页朱智斌 杨玲芳 
在解释学视阈下,课程是表征了大量意义的文本,拥有大量可解释的空间。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主体,结合个人知识和实践智慧,在理解和解释课程活动中彰显课程意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与课程产生"视界融合",结合学生实际,与学生协商,使课程意...
关键词:课程 解释课程 自主发展 
清末早期留美与留欧教育比较及其当代启示被引量:3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345-348,共4页朱智斌 容乐 
清末早期的留学教育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具有重要意义。留美教育是留欧教育展开推动的基石,留欧教育是留美教育某种程度上的改进和延续。然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得留美与留欧教育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不同的倡导者,越来越具体细化...
关键词:留美教育 留欧教育 比较 当代启示 
社会转型时期,民办高校也需“转型”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10期33-37,共5页朱智斌 甘利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日益发展壮大并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格局。但与此同时,一些民办高校仍深陷并未能走出学校定位不准、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内部管理失范等诸多困境。社会转型时期,民办高校必...
关键词:社会转型 民办高校 教育改革 
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教育对生命化教育的召唤被引量:1
《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第1期86-89,共4页朱智斌 杨玲芳 
社会转型期,随着利益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在多元价值理念的判断与取舍中,迷失了生命价值,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随着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社会的冲击,教育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
关键词:社会转型 生命价值 教师教育 生命化教育 
论中国古代的优秀德育传统及其现代意义被引量:1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105-108,共4页朱智斌 
在德育教育方面 ,古代中国为今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形成了优秀的德育传统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重视德育的优良传统 ;对德育过程的科学认识 ;对德育原则和方法的一系列精辟见解 .继承这些优秀德育传统是 2 1世纪中国学校德...
关键词:中国古代 德育 优秀传统 现代意义 科学认识 德育原则 德育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