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燕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师音乐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能力观学校音乐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民音乐》《艺术教育》《牡丹江大学学报》《艺术时尚》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析高校开设“中国民族音乐”课与“文化自信”被引量:2
《音乐世界》2020年第1期78-83,共6页吴小燕 
成功的音乐教育不是创造出一鸣惊人的物质财富,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功用中国音乐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民族器乐五类分法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祭祀音乐的四类分法,前者属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后者属于中...
关键词:高校 中国民族音乐 文化自信 
器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会宁县会师中学为例
《甘肃教育》2017年第14期69-70,共2页李德隆 吴小燕 
中国音乐自三黄五帝时期就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局面,黄帝时期的《云门大卷》不仅有崇拜天神的功能,也是华夏先民们的精神图腾,还体现了先民的情感表达和娱乐境界。这是音乐给予人格培养的重大责任。孔子在确定"六艺"时,把"乐...
关键词:音乐教学 会师中学 器乐教育 教育模式 启示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
《艺术时尚》2013年第3期110-112,共3页吴小燕 李德隆 
21世纪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更是充满希望的世纪。当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在音乐教师面前时,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音乐教育改革的...
关键词:高师音乐 课程设置 能力培养 效果评估 
启蒙运动对海顿音乐创作的影响被引量:1
《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第3期58-60,共3页吴小燕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开创者、形成古典乐派的器乐风格的奥地利伟大作曲家海顿是音乐史上多产的作曲家之一,他以乐观主义的精神来正视生活,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反映发展中的现实、人道主义倾向及思想的民主性,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启蒙运动"对...
关键词:海顿 古典主义 启蒙运动 音乐创作 
音有魂 乐依心——感受、诠释、判断音乐的第三要素“相关体”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12年第2期58-59,共2页吴小燕 
传统的音乐实践是作曲家的一度创作、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和欣赏者的三度创作之间围绕一个中心——音乐作品。这种停留在生理感知和物理现象阶段的固定思维模式,不利于对作品感受、判断、诠释的自由和自主。特别不能忽视的是欣赏者对与作...
关键词:音乐审美 主体 客体 相关体 
关于音乐作品的人文关怀
《音乐大观》2012年第4期198-199,共2页吴小燕 李德隆 
中国人更注重有调性音乐。长期困扰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内外关系"、"东西关系"、"新旧关系"以及"雅俗关系"等"四大死结",尤其引起了音乐学家们的兴趣,因为我们的作曲家们正在用自己的实践使这"四大死结"慢慢松动。无调性音乐也是当之无愧...
关键词:勋伯格 无调性音乐 人文关怀 
制约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分析
《艺术教育》2010年第4期18-19,共2页吴小燕 
我国的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具有普及性,从崇尚"礼乐制度"时的"乐教"到《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无疑都在依据音乐的功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普及性目标。音乐教育除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以外,主要是以音乐为载体进行人文教育。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 普通高校 外延 内涵 课程指导 公共艺术 礼乐制度 人文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衰被引量:3
《人民音乐》2007年第9期51-53,共3页吴小燕 李德隆 
一、引言 匈牙利作曲家佐尔丹·柯达伊(Kodaly Zoltan,1882-1967)以“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奠定了他在世界乐坛的威望。“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是“音乐应该属于每一个人;学校音乐教育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上,以‘母...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体系 学校音乐教育 柯达伊 民间音乐 作曲家 匈牙利 世界 
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观”探究被引量:2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31-133,共3页吴小燕 李德隆 
21世纪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更是充满希望的世纪。当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在音乐教师面前时,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成...
关键词:高师音乐 课程设置 能力培养 效果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