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松

作品数:18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黄帝内经》后现代语境后现代英译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黑河学院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学术交流》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摹状”修辞格英译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年第6期975-978,共4页程颜 吴文华 王培松 
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YJAZH012)-传播学视阈下中医典籍翻译研究;2019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ZSE287)-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医学翻译研究。
作为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词雅意深,衍文错简,堪称中医古籍修辞之典范。通过追溯与总结书中“摹状”辞格的三种形式即摹声、摹色、摹形,以仔细考量其“声象”“物象...
关键词:《黄帝内经》 英译 摹状 
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中多模态隐喻的意义构建
《新闻研究导刊》2022年第9期123-125,共3页郭文驹 王培松 
东北林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MTI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GYYJ2020-14。
实践证明,破坏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制裁”。从认识到实践这一过程中,人类以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作为根本之道,出现了以多媒介形式表达环境保护的隐喻现象。文章以中国新漫网中环境保护新闻漫画作为研究对象,从概念整合的认知视角出发...
关键词:概念整合 多模态隐喻 新闻漫画 环境保护 意义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MTI有声思维法教学设计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80-84,共5页王培松 程颜 
2018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互联网+背景下MTI非文学翻译教学的行动研究”(WY2018040-B);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传播学视域下中医典籍翻译研究(17YJAZH012),201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XJJZ2019006。
当下,"互联网+"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高校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鉴于此,东北林业大学MTI研究团队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平台、慕课、微信等现代教育信息手段,将有声思维法引入MTI教学的途径。通过有声思维法教学模型的实施,一方面,教师可...
关键词:互联网+ MTI 有声思维法 
基于目标教学法的“英语课程思政”行动研究--以“国际商务礼仪”课程为例被引量:8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55-157,共3页王培松 
2018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外语学科专项课题项目“互联网+背景下MTI非文学翻译教学的行动研究”研究成果(WY2018040-B);2018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研究成果(GJC1318008)。
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完美契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东北林业大学"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团队以目标教学法为依托,通过对"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思政"建设的分析,探讨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思政教学...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 国际商务礼仪 课程思政 行动研究 
《黄帝内经》修辞英译之“情理交融”被引量: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3期385-388,共4页程颜 王培松 
20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7YJAZH012)-传播学视阈下中医典籍翻译研究。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语言深奥典雅,风格隽秀,是中医古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其修辞现象既是文字运用的一大特色,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故基于比喻、摹声、讳饰、谐韵等辞格角度,探讨如何...
关键词:《黄帝内经》 修辞 英译 情理 
文化空缺视域下的中西方体态语对比研究被引量:1
《现代交际》2018年第1期19-20,共2页王培松 李少真 
体态语作为非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用人的身体行为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一个图像符号系统。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体态语的理解各不相同,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中存在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种...
关键词:文化空缺 体态语 跨文化交际 
《等待戈多》与《黑客帝国》的多视角比较
《学术交流》2016年第10期194-198,共5页王培松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性的历史建构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13YJA751036)
《等待戈多》与《黑客帝国》分别出品于1949年和1999年,具有后现代解构文本的共同特征。适逢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迷茫彷徨,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出于西方文化共同的原罪心理,人们又渴望得到救赎,急于寻找出路来摆脱...
关键词:《等待戈多》 《黑客帝国》 后现代 存在主义 后宗教观 
MTI口译教学法在公外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林区教学》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王培松 
东北林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TI教学方法在公外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L2014YJG004)
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普遍存在阅读能力尚可,但翻译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偏弱的现象。为适应新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把MTI视译、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教学法渗透到公外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课前预热、课堂课文讲解、课后练习和单元知...
关键词:MTI 口译 教学法 研究生英语 
后现代语境中作者作品读者关系的重构被引量:3
《学术交流》2014年第4期175-178,共4页王培松 
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文学性的历史建构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13YJA751036);黑龙江省哲学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观念"(11B034)
从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各种文论流派的阐释一直围绕着作者作品读者。这种研究总是预设了一个先行的单一的人的主体。在后现代语境中,作品成了由语言结构支撑的文本,而文本的语言结构将作者、读者联系在一起。因此,只...
关键词:作者 作品 读者 后现代 
中外教师大学英语教学对比研究——以朴茨茅斯大学为例
《林区教学》2014年第2期47-48,共2页王培松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外教师第二外语教学模式对比研究》成果(HGJXHB2110406);《语言内及跨语言教学策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GBC1211119)
在中国英语是多数大学生的第一外语,对那些以法语,德语,日语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无疑又成了第二外语。不论哪种情况,英语教学遵守固定的模式。在朴茨茅斯大学针对留学生的英语教学没有统一课本,从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评估...
关键词:朴茨茅斯 英语教学 对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