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士杰

作品数:13被引量:10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陶行知教师专业化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教育与经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教育走向科学人文主义理想被引量: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17-219,共3页孙士杰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两种对立的立场、视角和方法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维,以至在许多领域中都形成了截然对立的两大阵营,如教育领域中的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科学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及其教育观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关键词:科学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超越 
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透视新课程改革被引量:14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4-7,共4页朱琼 孙士杰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也是生活与教育关系的进一步说明,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的实施原则。陶行知这一理论命题对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实施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实施 
从陶行知“社会即学校”观透视课程资源的改革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07年第8期123-125,共3页朱琼 孙士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社会即学校”在整个理论体系中属时空论、场所论或范围论,是实现生活教育理论的途径。“社会即学校”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连,它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
关键词:陶行知 "学校" "社会即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试论教师专业的“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79-181,共3页孙士杰 
近半个世纪有关教师专业属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的"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上。一般都是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分析教师专业的"可替代性"或"不可替代性"。教师专业是"可替代性"与"不可替代性"的对立统一体,教师专业中既存在有"可替代...
关键词:教师专业 可替代性 不可替代性 
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被引量:38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113-118,共6页柳海民 孙士杰 
教师专业化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需要,是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走向。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教师培养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保障。教师专业化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本质特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也应有别于综合性...
关键词:专业 教师专业化 专业化培养 
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现状及改革的研究被引量:25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106-108,共3页孙士杰 张国荣 冯喜英 
河南省教育委员会 1998年高教重点研究课题
高等学校学业成就评价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检查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加强学生管理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高等学校学业成就评价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 ,高等学校的学业成就...
关键词:大学生 学业成就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 评价功能 
论二十世纪20年代河南平民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43-44,共2页孙士杰 
河南平民教育产生于清末民初。民国初年平民教育逐渐发展, 1923年河南省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促进会”作为平民教育的推行机构。冯玉祥第二次主持河南军政期间,河南省的平民教育获得了很大发展。二十世纪 20年代河南平民教育包括多种...
关键词:河南 平民教育 发展状况 历史经验 20世纪20年代 
论我国地方本科高师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其优化被引量:3
《教育与经济》2000年第4期45-48,共4页孙士杰 
我国地方本科高师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效率优于部属高师 ,但劣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更劣于国外高校。要优化其配置 ,一是必须扩大招生规模 ,既为我国高中培养更多的合格教师 ,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师 人力资源配置 内部管理 中国 
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多方位探讨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108-110,共3页孙士杰 李文静 
素质教育的普遍推行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和全社会的共同呼声。但是由于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普遍推行素质教育仍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本文从改革课程体系、教育过程评价、选人用人制度等三个方...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教育过程评价 选人用人制度 政策 社会系统工程 
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10
《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84-87,共4页孙士杰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一定比例的一个标志。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快速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但去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幅度扩招以来出现了一些影响教育健...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教管理体制 教育投资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