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斌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康师范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公民道德教育职业良心公民道德良心职业道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党政干部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陈绍斌 
关键词:公民道德教育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着力点 公民道德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道德环境 道德素质 家庭美德 民族精神 职业良心 
论公民道德教育中的良心培育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89-91,共3页陈绍斌 
良心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范畴,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有良心”来赞誉某人的道德行为,用“没良心”去谴责某人的非道德行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教育,一定要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良心观...
关键词:公民道德 职业良心 公共良心 培育 
新时期高校德育课教学应突出“五性”
《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6期103-106,共4页陈绍斌 
新时期高校德育课教学要增强实效性 ,就应突出“五性” ,即 :突出目标的针对性、突出内容的时代性、突出方法的主体性、突出环境的人文性。
关键词:高校 德育课教学 “五性” 
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四个环节被引量:1
《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97-98,共2页陈绍斌 
学校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首善之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要在目标与管理上重新定位,要从内容与方法上不断创新。
关键词:德育 教学方法 实效性 时代精神 青少年 学校教育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几个着力点被引量:1
《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75-78,共4页陈绍斌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最广泛的德育实践。公民道德教育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凝聚力,重视职业良心教育的感召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的合作力。
关键词:公民道德 爱国主义教育 职业良心 中国 职业道德 
以德治国:创新的治国方略
《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陈绍斌 
“以德治国”是新世纪的治国方略 ,是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治理国家。“以德治国”与德治传统有所不同 ,与“依法治国”并行不悖 。
关键词:创新 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 德治传统 依法治国 经济发展 
以德治国与高师学生师德建设被引量:1
《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第2期48-50,共3页陈绍斌 
“以德治国”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它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师学生是未来的教师 ,不仅要有知识、有文化 ,更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师学生的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加大对师德规范的教育宣...
关键词:以德治国 学生 师德建设 高等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素质 职业道德 
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加强德育课教学建设
《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70-73,共4页陈绍斌 
“以德治国”是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它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为高校德育课教学带来了创新机遇。加强德育目标体系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 ,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师德修养与德育能力 ,加快内容创新 ,不断改进德育课教学...
关键词:以德治国 德育课教学 教学方式 高校 德育工作 
对良心范畴的再认识被引量:1
《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陈绍斌 
良心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范畴 ,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观念。日常语义里的良心与伦理学意义上的良心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一定要澄清在良心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良心观 ,培...
关键词:良心 四心说 义务 道德责任心 自我评价能力 道德建设 马克思主义 道德范畴 良心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