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科

作品数:12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英语哈姆雷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高职高专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大学学报》《河西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阐释学视域下民俗文化词英译策略研究——以《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为例
《甘肃高师学报》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谢晓科 
陇南市202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阐释学视域下《西和乞巧歌》中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21LNSK13);陇南市2022年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际传播视域下陇南地域旅游文化英译研究”(22LNSZ04)。
二十一世纪初,以彭建明、蒋贤萍等为代表的学者将赵逵夫先生主编的《西和乞巧歌》翻译成英文,这对于向英语世界传播中国民间歌谣及民间民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四步骤为指引,分析了原作中祭祀礼...
关键词:西和乞巧歌 民俗文化词 阐释学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隐喻文化翻译策略探究——以《围城》英译本为例被引量:2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114-116,共3页谢晓科 
2016年度陇南师专校级科研项目"隐喻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2016LSSK02012);2016年度陇南师专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XGG201613)
钱钟书小说《围城》中语言运用的一大特点是大量中国式隐喻文化的灵活使用。自《围城》的英译本完成以来,很少有学者对英译本中隐喻翻译的运用和语言特征展开研究。本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隐喻翻译方法的理解及阐释...
关键词:《围城》 中国文学 隐喻翻译 文化特点 翻译策略 
基于翻转课堂视域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以陇南师专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被引量:5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第5期123-125,共3页谢晓科 
2016年度陇南师专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XGG201613);2016年度陇南师专校级科研项目"隐喻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2016LSSK02012)
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高校教师们一直尝试各种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指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及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现状,归纳出适合我校的大学英语...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教学 
探究政治文献中的文化翻译被引量:2
《甘肃高师学报》2017年第2期24-26,共3页谢晓科 
2016年度陇南师专校级科研项目"隐喻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2016LSSK02012);2016年度陇南师专校级教改项目"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XGG201613)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政治文献的翻译是我国外宣翻译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社会了解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和政策的窗口。结合我国政治文献,特别是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探究政治文献翻译的特点、...
关键词:翻译 政治文献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原则及策略 
《水浒传》中骂詈语的翻译策略探究被引量:2
《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第6期28-30,共3页谢晓科 
骂詈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翻译骂詈语时,译者不仅要考虑传递骂詈语的字面意思、语境语义和语用功能,还要思考如何表达出骂詈语的中西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以《水浒传》及其两个英译文为例,分析其中的骂詈语分...
关键词:骂詈语 语用功能 翻译原则及策略 
浅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技巧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133-134,共2页谢晓科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环境、风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探讨其对英语习语形成的巨大影响和怎...
关键词:英语习语 文化差异 英语习语的翻译技巧 
探究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方式
《甘肃高师学报》2013年第6期48-49,共2页谢晓科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的省略。进一步探讨文化缺省在翻译中补偿的必要性以及方法,以消除目的语读者在理解上存在的语义真空,达到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和对语篇的连贯理解。
关键词:文化缺省 补偿方式 语义连贯 
从哈姆雷特的矛盾性格看其悲剧成因被引量:3
《甘肃高师学报》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谢晓科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哈姆雷特本身是个热情乐观的青年,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但是父王的意外死亡,母亲的改嫁,王位的丢失使他忧郁,优柔寡断,多疑,性格上出现了矛盾...
关键词:哈姆雷特 矛盾的性格 悲剧成因 
背离与统一——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比较被引量: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7-20,共4页谢晓科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中两个永恒的形象,几百年来世人评论很多。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但他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人文主义的缺憾;哈姆雷特以人文主义的理想为精神支柱,坚持与封建社会的罪恶势力斗争,他的战斗是...
关键词:人文主义 堂吉诃德 哈姆雷特 
从英语发展史看英语中的外来词被引量:2
《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90-94,共5页谢晓科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因素的词汇,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借词)日益增多,特别是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外文化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
关键词:外来词 借词 古英语 中古英语 现代英语 新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