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桂年

作品数:103被引量:722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茶树黑茶茶叶微生物氨基酸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茶树炭疽病抗性的QTL分析被引量:7
《茶叶科学》2016年第4期432-439,共8页徐礼羿 谭礼强 王丽鸳 齐桂年 成浩 韦康 
四川省茶树育种科技专项(2012-12CGZHZX0579);浙江省茶树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2C12905);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nycytx-23)
以茶树SSR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选取龙井43为母本,白毫早为父本的170株F1遗传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对该群体分别进行了茶树炭疽病抗性性状的田间观测和室内侵染试验,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该性状进行QTL定位与分析。结果显示:...
关键词:炭疽病抗性 QTL定位 茶树 SSR遗传图谱 
60个茶树品种夏秋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被引量:7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3期494-500,共7页朱明珠 齐桂年 李建华 陈盛相 
四川省"十二五"茶树育种攻关项目;四川雅安市国家农业园区项目
对种植于四川地区的60个茶树品种的夏秋鲜叶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163%,涵盖原有指标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可将60个茶树品种分为5...
关键词:茶树品种 夏秋叶 主要生化成分 四川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24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125-129,共5页李伟 齐桂年 邹瑶 刘婷婷 黄亚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GJF00047);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2CGZHZX057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14ZC1700)
【目的】探索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方法】以四川黑茶不同渥堆时期的茶样为研究对象,对其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探索并测定各茶样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咖啡碱、水...
关键词:四川黑茶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逐步回归 通径分析 影响因子 
蒙顶黄芽加工过程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3
《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16期95-99,共5页李伟 齐桂年 刘晓 杨瑞 邹瑶 陈盛相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GJF00047);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2CGZHZX057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ZC1700)
以蒙顶黄芽加工过程中的茶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研究蒙顶黄芽在加工过程中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儿茶素、咖啡碱、茶多酚、叶绿素a和叶绿...
关键词:蒙顶黄芽 加工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四川茶树品种资源中EGCG3″Me研究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16期108-113,共6页李建华 齐桂年 陈盛相 朱明珠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2CGZHZX057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ZC1700);名山茶树资源评价(063h130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四川70份茶树品种资源新梢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分析,发现3份茶树品种资源富含EGCG3″Me(含量>10 mg/g),即蜀茶5号、金观音、城西11号。对蜀茶5号新梢季节及叶...
关键词:EGCG3″Me 茶树品种资源 季节 叶位 加工 
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酶类活性变化被引量:17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112-116,共5页刘婷婷 齐桂年 邹瑶 李伟 黄亚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GJF00047);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2NC0024);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NZ0101)
【目的】探讨渥堆过程中四川黑茶品质成分及主要酶类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和常用测定方法对四川黑茶渥堆过程中品质成分含量和酶类活性进行全程监测.【结果和结论】除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外,茶多酚、儿茶素、...
关键词:四川黑茶 渥堆 品质成分 酶活性 
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被引量:18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年第2期58-61,共4页刘婷婷 齐桂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GJF00047)
为了研究福选9号等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对其所制工夫红茶进行感官评价和品质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福选9号、梅占、福鼎大白茶和名山131品质较好,其中以名山131汤色最好,福选9号香气最佳,梅占滋味最优;品...
关键词:茶树 品种 红茶 适制性 
康砖茶中儿茶素、咖啡因、没食子酸HPLC-DAD分析被引量:4
《食品工业科技》2015年第2期75-78,84,共5页李建华 齐桂年 陈盛相 朱明珠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2CGZHZX057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ZC1700)
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和Acclaim TM 120色谱柱,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分析茶叶中儿茶素、咖啡因(CAF)、没食子酸(G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流动相为KH2PO4-乙腈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m 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
关键词:康砖茶 儿茶素 咖啡因 没食子酸 HPLC-DAD 
四川黑茶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期134-140,共7页胡燕 齐桂年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四川黑茶的指纹图谱,为四川黑茶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四川省11个不同生产厂家的22个黑茶样品及我国其他黑茶主产区的13个黑茶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线性梯度洗脱,以甲醇和体积分数2...
关键词:四川黑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化学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绿陈茶发酵后主要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变化被引量:5
《食品工业科技》2014年第18期113-117,共5页邹瑶 齐桂年 谭礼强 刘婷婷 李伟 黄亚芳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GJF00047);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项目(12CGZHZX0579);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ZC1700)
以绿陈茶为原料通过潮水后固体发酵,分析茶叶中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绿陈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分别下降了52.87%和87.12%,简单儿茶素降低了80.88%,酯型儿茶素降低了90.66%,其中EGCG降幅达92.7%,但没食子...
关键词:绿陈茶 发酵 品质成分 香气成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