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后勤管理处)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后勤管理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校后勤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建构高校后勤文化被引量:1
《高校后勤研究》2015年第5期28-29,共2页于波 
后勤文化文化是凝结在后勤管理中,能够被传承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后勤文化在提高高校后勤保障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后勤应注重构建后勤文化,因为它是保证后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那么,如何构建高校后...
关键词:后勤文化 高校后勤 后勤保障能力 后勤管理 管理理念 可持续发展 文化文化 生活方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困惑与对策
《高校后勤研究》2015年第4期11-12,共2页于波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效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取得的突破性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后勤管理体制发生转变,建立了新的后勤保障体系;后勤职工观念发生了变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所提...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后勤管理体制 现代化管理手段 后勤保障体系 结构工资制度 学校稳定 服务质量 后勤干部 
特色企业文化在高校后勤企业的实践与创新——辽宁师范大学后勤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被引量:1
《高校后勤研究》2013年第6期99-100,共2页于波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理解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后勤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并为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取向、团队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具有...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 企业文化建设 实践过程 辽宁师范大学 特色企业文化 后勤集团 创新 高校文化建设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研究》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于波 
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的重大影响。”这说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社会化 科学发展观 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 后勤企业 后勤管理 相结合 深化 高等教育 
与时俱进,再接再厉,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后勤研究》2003年第5期41-42,共2页于波 
辽宁师范大学作为辽宁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后勤服务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分离,2001年1月成立了后勤服务产业集团。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建立了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
关键词:后勤社会化改革 后勤改革 后勤服务 产业集团 服务保障体系 学校改革 后勤实体 实践与探索 经济效益 资本运行机制 
创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构思与实践被引量:1
《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18-20,共3页于波 
关键词:高校 后勤社会化 社会效益 改革思路 人事制度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被引量:1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50-51,共2页于波 
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强调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成为高师教育改革探索的热点。本文拟就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高校 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 
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59-61,共3页于波 
本文以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 ,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观念的指导下 ,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构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
关键词: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改革 高等师范教育 
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思与实践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72-74,共3页于波 
高师人才培养问题,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大力提倡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研究和探讨高师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1.建立专业基础的新观念传统的...
关键词:基础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教育 教育观念 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师人才培养新模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31-33,共3页蒋书丽 于波 
面向21世纪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未来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研究把什么样的高师教育带入21世纪和高师面向未来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宽基础、高素质、有特长、适...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新模式 基础 素质 特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