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作品数:1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书信《陈情表》教学人格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教育界(教师培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解小说:打开经典的另一种方式
《中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张红霞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研学课堂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423)的研究成果。
小说插图对于理解文本内容,体会小说主旨,提高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力、审美力,促进表达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教材插图这一重要课程资源,可以发挥插图应有的教学价值,让插图以各种方式来“干预”文本,加...
关键词:插图 图文融合 教学价值 审美鉴赏 
《赤壁赋》《登泰山记》群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29期38-41,共4页张红霞 
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项目编号:2021JSQZ0126)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017年版课标”强调教、学、评过程的一致性,注重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本文通过预学、导学、研学、助学、展学、评学环节,激活学生群文阅读的兴趣,感受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进而使其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促进...
关键词:《赤壁赋》 《登泰山记》 群文教学 
“时评读写”教学实践与思考--以“冬奥会”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2期34-37,共4页张红霞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研学课堂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D/2021/02/423)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针对当前高中学生阅读浅碎化、表达情绪化、写作套路化的问题,结合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开展“时评读写”课堂教学实践。围绕时评主题,通过“读-说-写”三步融合的语文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整理材料,深度分析,...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冬奥会 时评读写 
“书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年第9期33-37,共5页高茹 张红霞 
书信作为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以真实表达为基,以沟通理解为要,是价值观培育的最佳载体。据此开发了“书信+”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精挑指导教师,精研课程形式,精设评价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书信语境中,领略...
关键词:“书信+”校本课程 价值观培育 文学欣赏 文化传承 沟通表达 
“闲情词”任务群教学设计与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22期33-35,共3页张红霞 
"闲",《说文解字》中解为"从门中有木",有防止、挡住之意。闲情,常常表达某种人生的幽微慨叹。如陶渊明《闲情赋》借"十愿"来表达人生的"不满足"。"闲情"又称"闲愁",所以"闲情词"又称"闲愁词"。
关键词:《说文解字》 闲情 教学设计与思考 陶渊明 
学习任务设计的原则与实践被引量:7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第4期27-30,共4页张红霞 
语文教学应基于现实生活,强化任务驱动。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以典型、多样、综合、开放为基本原则。既要源于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又要还原背景,强化文本细读;还要注重链接古今,拓展历史视野;并能联系自我,深化个性体验。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学习任务设计 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实践 
尺素传情,书简震音——“书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年第4期22-25,共4页张红霞 高茹 
利用书信这一交流沟通和文化传递的微小载体,挖掘书信在文化传承、情感沟通和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开发了富有特色的“书信+”语文校本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发挥书信在实用和审美两方面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品析能...
关键词:“书信+” 语文校本课程 核心素养 
听孔子“谈天说地”——《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7期24-26,共3页张红霞 
[学习情境与任务]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先哲的光辉可能已经渐渐暗淡,但有一颗巨星历经千年风雨而愈加光亮,他就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5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为什么孔子的思想...
关键词:孔子学院 《论语》 学习情境 孔子课堂 儒家思想 整本书 阅读教学设计 好奇 
“渔父”形象的原味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28期53-55,共3页张红霞 
渔父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诗经》中"渔父"的形象,"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庄子·杂篇》中有《渔父》一文,通过记叙孔子与渔父的论辩来表明各自思想。《楚辞》中也有《渔父》同名文章,以屈原和渔...
关键词:《渔父》 古代诗文 渔父 人物形象 《楚辞》 
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教学策略被引量:2
《中学语文教学》2019年第7期27-29,共3页张红霞 
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语文阅读教学通过对小说词句的靶向阅读,对主次人物形象的勾连对比,对次要人物形象意义的生疑追问和“微课题”合作探究等策略,能提高学生对小说更深层次的理解与...
关键词:小说阅读 教学策略 次要人物形象 靶向阅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