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艳

作品数:10被引量:1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单元教学新高考进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化学教与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海课程教学研究》《现代教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双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2022年第1期22-25,39,共5页杨海艳 
为了进一步落实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撬动课堂转型,结合具体示例,着重阐述了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充分挖掘单元价值,基于学科逻辑以及学情需求,以学生直接体验为导向,从思维进阶的视角来设计单元活动,实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单元教学 单元价值 思维进阶 直接体验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拓展课的新探索--以“胶体实验”的趣味化设计为例被引量:1
《化学教与学》2021年第9期58-60,54,共4页陈媛媛 樊亚军 杨海艳 
将胶体制备、胶体丁达尔效应、胶体透析、胶体凝聚等实验进行了主题化、系列化的设计与整合。本系列实验将知识性、趣味性、可视化、生活化进行了较好地融合,运用于高中化学拓展类课程中,能作为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弥补与拓展,也能显著地...
关键词:高考改革 拓展课 实验设计 胶体实验 趣味实验 
“双新”背景下高中化学单元教学设计思考被引量:1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1年第7期70-75,共6页杨海艳 
为了进一步落实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撬动课堂转型,结合具体示例,着重阐述了单元教学设计需要充分挖掘单元价值,基于学科逻辑以及学情需求,以学生直接体验为导向,从思维进阶的视角来设计单元活动,实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单元教学 单元价值 思维进阶 直接体验 
乙酸丁酯制备装置的探究实验教学被引量:1
《化学教学》2019年第12期45-48,共4页杨海艳 
结合已有的制备有机物的实验基础,师生共同完成"乙酸丁酯制备装置的探究实验教学"。在设计方案、动手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设计、合作实践、质疑改进、再次实验等环节,充分体现化学实验思维...
关键词:乙酸丁酯 制备装置 探究实验 实验教学 
哲学思想方法在高考化学文字表述题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2期76-77,共2页杨海艳 
—、文字表述题的分析,据统计,2017年、2018年上海化学等级考试卷中的文字表述题接近15分,即新高考模式下化学考试不仅关注结果的“对”或“错”,也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学科的思想方法,是否具备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区分不同...
关键词:高考化学 思想方法 述题 字表 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 哲学 化学考试 
脱离“刷题”的纯手工校本作业形式探索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年第1期16-17,共2页杨海艳 曾德琨 李琮 王艳玲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课时数与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方面的深入思考。一种脱离“刷题”的纯手工校本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主动发现知识间的联系...
关键词:新高考政策 刷题 纯手工 校本作业 
“冲突性”问题,该重视还是忽略?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第11X期30-31,共2页杨海艳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都期待这样的课堂场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看法,下课后教师立即被一群问题包围,被充满求知欲和学习激情的目光环绕着。这情形是很有成就感的课堂教学,然而面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稀奇古怪'...
关键词:金属活动性顺序 活泼性 非金属性 冲突性 离子晶体 
高中化学教材非实验内容实验化的探索被引量:4
《化学教学》2016年第2期72-74,共3页杨海艳 
上海新高考政策的出台,对于在高中化学教学计划中如何设置化学实验,是一个热点问题。为贯彻“以实验为引领”的动手学化学的理念,通过深入挖掘高中化学教材内容,设计了几个化学教材非实验内容实验化、动手化的案例。
关键词:动手学化学 非实验内容 实验化 教材实验 实验教学 
让预习作业成为教学中提纲挈领的一环被引量:2
《现代教学》2016年第1期141-142,共2页曾德琨 杨海艳 李琮 
学习环节中的"预习"是尤为关键的一环,其中预习作业的布置就起到了提纲挈领、投石问路的作用。作为一个新知识点的启蒙,预习作业的布置需要教师设计合理、易于完成、承前启后,较之课后作业的安排,预习作业显然更费心思。笔者在高中化...
关键词:预习作业 提纲 教学 课堂学习 承前启后 课后作业 高中化学 整体感知 
“Fe2+与Fe3+的性质与应用探究”教学实践被引量:1
《化学教学》2012年第7期37-39,共3页杨海艳 
Fe^2+与Fe^3+的性质与应用探究”的教学中围绕氧化还原基本核心概念,让学生通过“读读、做做、议议、探探、练练”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学生的“做中学”和“思中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
关键词:化学学科育人价值 Fe^2+和Fe^3+ 教学实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