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天

作品数:6被引量:10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笔谈教学改进教师教育课程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大学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被引量:19
《大学教育科学》2023年第1期4-25,共22页马陆亭 刘振天 卢晓中 陈廷柱 李立国 周海涛 卢晓东 张铭凯 
201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实施路径研究”(18JZD04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结构质量问题研究”(20JZD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平台构建研究”(72174030);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颠覆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哲学基础与实践案例研究:双重时间视野中的新工科新文科”(BBAA21026);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23SKCS)。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既要廓清理论认识,又要探索实践方略。高等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着党对教育现代化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中...
关键词: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创新驱动战略 人才培养 大学治理 课程教学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演变、实践与完善被引量:1
《高等教育评论》2022年第2期33-46,共14页刘振天 陈昌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经历了恢复探索期、改革发展期、深化改革期和系统改革期四大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有机结合、“单位制”与“市场制”双轨并进以及“上下政策”与“左右政策”彼...
关键词:高校教师评价 制度变迁 “五唯” 评价制度改革 
教育学科类重大攻关项目影响力分析
《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5期4-13,共10页刘振天 肖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
教育部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目的,是为了产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以教育学科为例,从论文被引、政策咨询报告与著作、科研团队等维度着重分析重大攻关项目产出对学科知识、教育实践、学科组织...
关键词: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教育学科 影响力 论文被引 政策咨询报告 著作 科研团队 
笔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被引量:48
《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第6期4-19,共16页刘振天 李森 张铭凯 王鉴 尹弘飚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理念、标准、机制与方法”(21AZD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研究”(17JJD880001);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多元混融式课程资源开发研究”(Hnjg2021ZD-14);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实践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的典案开发与教学创新 研究”(编号:21SKSZ006);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20201016ZX003);香港 研究资助局一般拨款项目“多元 视角下中国高校大学生数学学习投 入的追踪研究” (CUHK14618118)。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而如何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持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谋划。在宏观上,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着眼时代变局的整体视野准确把握其本质特点,即鲜...
关键词:高质量高等教育 本质特征 教师教育 课程发展 教学改进 学习投入 
高等教育评价“双刃剑”:何以兴利除弊被引量:34
《大学教育科学》2021年第1期4-12,共9页刘振天 罗晶 
教育评价是一把“双刃剑”,既有认知、说明、比较、激励、改进、提升等正向功用,也有导致工具化和功利化、加剧趋同化和分化等消极影响。科学用好教育评价这根指挥棒,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评价 “五唯” “双刃剑” 分类评价 多元主体评价 
常道与常名:学科评估如何表达学科本身?被引量:3
《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1期1-4,共4页刘振天 
关于学科评估,一般说来,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是分数和排名。在人们心目中,分数高低或排名前后意味着学科水平高低和学科实力强弱。管理人员及专家学者则会更关注学科评估分数和排名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与有效性,关注为什么评(评估目...
关键词:学科评估 学科实力 评估主体 学科水平 评估目的 管理人员 评估内容 程序与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