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HA060034)

作品数:26被引量:32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永军黄珊珊葛春钱佩芹费秀芬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发展研究》《当代教育科学》《江苏教育研究》《历史教学(上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化新课改课程改革教师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育公平: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被引量:54
《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18期1-6,共6页吴永军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BHA060034)的成果之一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现象,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有一个好的制度设计,确保教育公平。首先,在观念上要将教育公平视为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优先确保;其次,在社会体制上,要建立和完善促进教育公平的相关强制性制度...
关键词:教育公平 基础教育 核心价值 
试论深化新课改的社会学方略被引量:1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4期52-56,共5页吴永军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学校生活社会学"成果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批准号:BHA060034)成果之一
近几年来,人们对新课改的态度毁誉参半。超越各种争论,从社会学角度看,要进一步深化新课改,必须做到:强化顶层设计,凝聚课改共识,用发展了的历史观与科学发展观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新课改的重大意义及其价值取向;确立多元视角、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新课改 社会学 策略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被引量:99
《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20期6-10,共5页吴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BHA060034)的部分成果
近几年来,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开始流行。"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与"教"之间的关系,是自主课堂建构的一种尝试。但是,导学案在研制、使用、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加以理性思考,而不能盲目跟风。
关键词:导学案 素质教育 自主学习 
利益博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阻滞探析被引量:2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张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BHA060034)成果之一
文章从博弈论视角探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阻滞缘由,对新课程改革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建立"帕累托最优"的合作博弈机制,以期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利益共享,从而实现其价值诉求。
关键词:利益博弈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论新课改的可为与不可为被引量:5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年第5期49-54,共6页吴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批准号:BHA060034)成果之一
近几年来,人们对新课改的态度毁誉参半。其实,和任何社会改革运动一样,新课改的功能也有其边界,它有许多可为之处,如重建了中国教育文化精神,为我国课程理论及课改理论提供了新元素;但同时也有许多不可为之难,如无法根本解决深层次的教...
关键词:新课改 可为 不可为 
再论后现代主义对于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被引量:3
《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8期34-37,共4页吴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BHA060034)的部分成果;主持人为吴永军
自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影响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十年后的今天,进一步探究这一论题仍有意义。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对于我国今后的课程改革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但我们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课程观 课程改革 
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被引量:25
《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8期5-8,共4页吴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践的社会学研究”(BHA060034)成果之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成为近年来课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相关研究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理解多有误解或曲解。要澄清与消除这些误解或曲解,就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与发展观,有广阔的视野和"融通"的意识,有大智慧,要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后现代课程观 
对新课改理论基础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反思被引量:4
《教育探索》2009年第11期12-13,共2页宁婷婷 吴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教育学科规划一般课题(BHA060034)
在对新课改理论基础进行反思的文章中,对于外国理论是引进还是不引进,新课改理论基础是否仅有批判而无建设,如何看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为外国理论找源头的现象和改造理论还是改造土壤等问题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的...
关键词:新课改理论基础 引进 批判 改造 
我国新课改反思:成绩、局限、展望被引量:23
《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17-24,36,共9页吴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批准号:BHA060034)成果之一。
近五年来,关于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研究大量涌现,但这些研究的成果多而且杂,缺乏有效的整合。对这些“反思”的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表明,这些成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研...
关键词:新课改反思 成绩 局限 展望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史实评价比较的社会学研究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上半月)》2009年第6期46-48,共3页钱佩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科)200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我国新课改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践的社会学研究”(批准号:BHA060034)成果之一,主持人:吴永军
本文中的“评价”指的是教科书中除史实叙述以外,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对历史事件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意义、历史功绩等所做的分析。笔者比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04和2007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发现这三版教科书中存在着对同一历...
关键词:历史 教科书 评价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