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06)

作品数:17被引量:3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永志黄俐唐春兰邹灿谭妮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四川民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芒种》《语文建设》《山花(下半月)》《短篇小说(原创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地图翻译策略连贯衔接语篇衔接与连贯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学翻译的主体及主体间性——从冯唐译本《飞鸟集》谈起被引量:2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65-73,共9页陈家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13BZW106),主持人:刘永志;四川民族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葛浩文英译本《格萨尔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XYZB19003SA),主持人:陈家晃。
主体和主体间性是文学翻译研究不可回避又富有争议的话题。以冯唐中文译本《飞鸟集》为研究个案,从传统的作者与译者的主仆关系、读者反应理论和接受理论、解构主义理论讨论了文学翻译的主体不是作者和读者,译者是文学翻译中唯一的主体...
关键词:文学翻译 主体 主体间性 冯唐 《飞鸟集》 
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的教学应用研究被引量:4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年第2期287-297,共11页刘永志 唐春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13BZW106)的资助
数字文学地图(digital literary map/atlas/cartography)指文学的数字地图。数字文学地图平台具有文学研究与制图学、人文地理、计算机科学和历史学等的跨学科研究特征,具有移动性、互动性、空时性、多媒体性,有的还具有众包性特征。国...
关键词:数字文学地图 文学教学 沉浸式教学法 辅助式教学法 
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研究被引量:3
《临沂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35-47,共13页刘永志 唐春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13BZW106)。
数字文学地图(digital literary map/atlas/cartography)指文学的数字地图。数字文学地图平台具有文学研究与制图学、人文地理、计算机科学和历史学等的跨学科研究特征,具有移动性、互动性、空时性、多模态性,有的还具有众包性和沉浸性...
关键词:数字文学地图 文学中的空间 空间中的文学 
西方地学在晚清中国的翻译和传播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30-132,共3页谢语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项目编号:13BZW106)的研究成果
1909年中国地学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学研究的机构化。本文梳理了1833至1909年晚清时期中国地学翻译和传播的脉络,总结了地学翻译在晚清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探究了晚清地学翻译与传播对近代中国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和所产生的影响。对于...
关键词:晚清时期 地学翻译 翻译研究自主性 
宾为霖官话版《天路历程》的汉语欧化现象研究被引量:3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47-50,共4页谭妮 刘超文 
2016年度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十九世纪传教士白话文翻译作品中汉语欧化现象研究-以<天路历程>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10616139);负责人:刘超文;参与人:谭妮;罗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编号13BZW106)的资助
本文在全文录入宾为霖1865年官话版《天路历程》的基础上,对官话版《天路历程》中的欧化汉语语法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分类讨论。研究表明,宾为霖1865年官话版《天路历程》中的汉语欧化现象突出地表现在1)"摩西、天使"等复音名词和"可...
关键词:汉语欧化 宾为霖 官话版《天路历程》 
《纯真年代》语言特征分析
《语文建设》2017年第6Z期75-76,共2页朱桂兰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项目编号:13BZW106);四川省教育厅课题"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6SB0070);成都理工外语学院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外译研究"(项目编号:WYKT2016-6)研究成果
词汇衔接是语篇功能的一个组成成分,指语意上相互依赖的各个成分,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连接成前后连贯的语篇。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是驾驭语言的高手,她根据情节发展与形象塑造的需要,采用多种表达手段,使文章跌宕起伏,既有韵体美,又有...
关键词:《纯真年代》 小说 上流社会 华顿 词汇同现 
中国古典文学“中和优化”翻译策略研究被引量:4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85-100,共16页邹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106);四川省翻译协会重点项目(201501)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促使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不断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全球跨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也加速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对外传播,对翻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在对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负载的...
关键词:跨文化视阈 中国古典文学 中和优化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目的论视角下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翻译策略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16年第7X期67-68,共2页李瑾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BZW106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翻译者在翻译任何一个译本的时候通常都是有自己的翻译目的 ,翻译目的是由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采取的翻译策略决定的,而我们评价译本的翻译成功程度往往是看翻译者的翻译策略是否满足读者对译本的...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刘易斯·卡罗尔 翻译策略 
论鲁迅文学创作中拜伦式英雄的中国化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01-105,共5页周可戈 刘永志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13BZW106)
清末文坛的拜伦热给鲁迅带来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漂泊、孤独和具有反抗气质的"拜伦式英雄"已经深入到鲁迅文学创作的灵魂,他结合中国的实情,发掘其可利用的价值,在自身的文学创作中使拜伦式英雄中国化。鲁迅在早期和中期的小说创作中塑...
关键词:拜伦式英雄 中国化 质疑精神 抗争元素 改造国民性 
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应用探讨被引量:8
《语文建设》2016年第2Z期89-90,共2页邹灿 刘永志 
"成都理工大学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10912-KYTD201407);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3BZW106)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不仅对语言学其他分支的语篇理解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在阅读、写作及教学等方面的应用,还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就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应用从阅读、写作等具体教学方面加以详细分析,以期为更好地把握语言的规律、...
关键词:衔接与连贯 语篇 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