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40070)

作品数:14被引量:18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卢卫中陈慧王帅秦洪武孙伟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复旦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电化教学》《中国翻译》《外语教学》《齐鲁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转喻隐喻象似性动因理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体隐喻的文体特征及其功能——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分析被引量:5
《外语教学》2015年第5期1-5,共5页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70)的阶段性成果
从古老的修辞学到当今的认知语言学,隐喻都是个重要的研究话题。作为重要的文体要素,隐喻也是文体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本文以当代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隐喻这种文体要素在诗歌创作中的文体特点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诗体隐喻...
关键词:诗体隐喻 文体特征 文体功能 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的英汉词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词义学的构想被引量:8
《外国语》2015年第3期33-40,共8页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09YJA74007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指出将对比词义学和认知词义学结合起来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这门新兴学科之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未来研究走向等角度尝试构建对比认知词义学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在认知词义跨语言研究...
关键词:对比词义学 认知词义学 对比认知词义学 交叉学科 
“落”的不同义项间的联系机制被引量: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1-3,23,共4页周春洁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70)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首先将多音字"落"的语义进行了分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落"的基本义与其他义项间的联系机制。研究发现,转喻和隐喻在"落"的语义发展变化中共同起作用,相互补充。本研究证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汉语多音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
关键词:“落” 联系机制 隐喻和转喻 
“V上”的语义类型及其认知分析被引量:4
《外语教学》2015年第1期43-46,共4页信晓倩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70)的阶段性成果
"V上"的基本共时义,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种:向上的趋势、动作的实现、行为的开始/状态的实现以及动作数量、价值或程度的累积。本文在对"V上"的语义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力图揭示"V上"结构的隐喻和转喻机制。研究表明,客体上升是个有...
关键词:V上 语义类型 隐喻 转喻 
翻译过程中语言转换的转喻机制被引量:29
《中国翻译》2014年第6期14-18,128,共5页卢卫中 王帅 秦洪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09YJA740070)和"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的资助
本文在指出对翻译技巧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借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从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互指的角度分析了替换等传统翻译技巧背后的转喻机制。研究表明:(1)翻译转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阐明译入语与源...
关键词:转喻 翻译转喻 动因 机制 
翻译技术与专业翻译人才培养被引量:37
《外语电化教学》2014年第3期62-67,共6页卢卫中 陈慧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2009322)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09YJA740070)和"英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的句法-语义接口功能及其类型学意义"(12YJA740061)资助
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代社会呼唤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就翻译服务行业而言,理想的翻译人才应该既懂双语、文化和相关专业知识,又懂翻译技术和翻译管理。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一直比较重视前一种要求,但...
关键词:翻译技术 专业翻译人才 职业译者 培养 
声调意义的疆域——汉语普通话单音名词声调理据研究被引量:3
《齐鲁学刊》2014年第1期155-160,共6页张立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09YJA740070)
词语的声调不仅是区别意义的手段,而是与词语所表达的意义有关。声调的高低、长短、发声力度的强弱都与词语所指事物的形状、形态、质地、程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意义在声调中的分布一定呈现互补性。声调在本质上并不是简单的...
关键词:汉语普通话 声调 象似性 语义分布 理据 
时间概念空间化的认知机制研究被引量: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18-23,共6页卢卫中 郝文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YY114)"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09YJA740070)"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时间概念空间化的相关研究认为,隐喻是这一现象背后的唯一内在认知机制。本文认为,作用于时间概念空间化的认知机制除了隐喻机制之外,还有转喻机制和隐转喻协同机制。本研究表明,时间的空间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时间的空间隐喻化;在某些情况...
关键词:时间的空间化 隐喻 转喻 认知机制 
名量词的认知理据:基于象似性的汉英对比研究被引量:6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7-10,共4页张东方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认知语义视角"(项目编号: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A74007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中名量词的构建理据。作者将象似性的原则之一——隐喻象似性进一步划分为类比象似、转喻象似和联想象似。文章通过列举并分析大量的实例证明:大部分名量词的构建都以这三类...
关键词:象似性 隐喻象似 名量词 汉英对比 
数量象似性的文体效果——以叙事语篇为例被引量:9
《外语研究》2012年第1期10-14,共5页李婧 卢卫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认知语义视角"(11BYY1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词汇语义的认知语言学研究"(09YJA74007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认知词汇语义学研究"(09BWXJ01)阶段性成果;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2009322)的资助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考察会话和非会话叙事语篇中数量象似性的文体效果。在会话语篇中,语言量的调控有助于表现人物之间的情绪和态度差异或者地位和权力关系;在非会话语篇中,语言量的调控有助于突出主题或凸显描写对象的复...
关键词:数量象似性 语言量 文体 效果 叙事语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