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B740013)

作品数:9被引量:12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勇高菲袁煜卢华国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阅江学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上海翻译(中英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翻译策略纽约时报媒体表达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当代美国主流媒体上的汉语借词研究——基于对2009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13-19,共7页范勇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美国主流媒体上的‘中国英语’研究"(10YJA740022);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之研究"(09SJB740013)
本文以2009年全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上出现的所有汉语借词为样本,研究当代美国主流媒体上出现的汉语借词的特征与规律。本文分析了研究样本在构成形态及所属范畴方面的特点,并通过统计方法分析了这些汉语借词分别按构成形态和所属范...
关键词:汉语借词 《纽约时报》 文化背景 
管窥英语国家人士如何看待“中式英语”及相关思考被引量:1
《海外英语》2011年第5X期1-2,共2页范勇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0YJA740022);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13)
笔者分析了《纽约时报》网站上关于"中式英语"的两篇专题文章及其中一篇文章的众多读者跟帖,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英语国家人士如何看待他们在中国接触到的"中式英语"。最后,笔者讨论了我们可以由此获得的种种启示。
关键词:“中式英语” 英语国家人士 《纽约时报》 
美国主流媒体表达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显异策略——基于对2009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3
《上海翻译》2011年第1期65-69,共5页范勇 
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之研究"(09SJB740013)
本文以2009年全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所有译入英语的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为研究样本,通过定量分析证实了《纽约时报》在表达中国文化特色概念时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并分析了该报在处理中国文化特色词汇时的种种"显异"手法;本文讨论...
关键词:外宣翻译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 《纽约时报》 翻译策略 文化传播 
《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之研究被引量:41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范勇 
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13);201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D74000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度校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SK20080119)
本文以《纽约时报》2009年上半年所有涉华报道为语料,梳理和分析了其中对中国特色词汇的各种翻译策略,并通过定量分析证实了这些翻译策略的总体异化倾向。作者结合这些中国特色词汇所在的语篇上下文,从新闻传播学、新闻文体学、意识形...
关键词:纽约时报 中国特色词汇 翻译策略 新闻传播学 
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对文化学派翻译观的哲学反思被引量:3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袁煜 高菲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13)
从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角度讨论"文化转向"后翻译学研究方向的迷失,力图厘清以下问题:何为翻译科学研究本体、何为翻译本质属性、怎样正确认识翻译科学研究、以及何为科学的翻译。同时提出科学研究方法论等被蒙在"文化面纱"下...
关键词:文化学派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试论译介中的“误读”现象及其价值
《长城》2009年第12期157-158,共2页范勇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740013);2008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SK20080119)
"误读"是跨文化交流中客观存在并且不无积极意义的普遍现象,"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1]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翻译文学 意识形态 文化文本 本土文化 异域文化 期待视野 文学样式 
论理论翻译批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42-48,共7页卢华国 范勇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中国特色词汇英译之研究"(09SJB740013)
理论批评是与实用批评相对的一种新兴的翻译批评形态,根据理论建构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这三个类型又与理论批评演进的三个阶段相互对应。批评的三个类型和三个阶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理论批评的全景图。
关键词:翻译批评 理论批评 批评类型 批评阶段 
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偏见词汇与“中国形象”塑造——基于对《纽约时报》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1
《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173-176,共4页范勇 
200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SJB74001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度校人文社科预研项目(项目编号:SK20080119)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形态偏见的左右,这不仅表现在涉华报道的内容、主题、倾向等宏观层面,也体现在报道的遣词上。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像《纽约时报》这样的美国主流媒体在涉华报道的话语方式上依然摆脱...
关键词:美国主流媒体 纽约时报 意识形态 偏见 “中国形象” 
从“目的论”看“平行文本”分析在应用翻译中的作用被引量:12
《阅江学刊》2009年第4期138-142,共5页范勇 
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SJB740013);2008年度校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SK20080119);2007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专项课题(院阅Z0704)
"平行文本"指不同语言中话题、体裁和功能相同或相近的本土文本。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翻译目的论)的框架内,系统探讨"平行文本"分析在应用翻译,特别是汉英应用翻译中的作用,并列举例证分别阐述在翻译过程、译文评价和翻译教学/培训...
关键词:“平行文本” 应用翻译 “目的论” 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