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

作品数:162被引量:75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志明李宏伟张光进郝国成梁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杜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案例教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天文地球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三维地质建模教学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3年第2期133-135,共3页刘文浩 张晓军 俎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矿体建模及储量计算》课程多类型矿床(体)三维模型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020A08)”和“矿体建模及储量计算设计类实验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15B01)”联合资助。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已经极为成熟,在矿产勘查和矿山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引用,但当前国内地质类高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开设的三维地质建模课程还相对较少,处于起步状态。本文在分析三维地质建模课程开设必要性基础上,结合中国地...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教育 
三峡地区巴楚“悲苦”音调之考证
《中国音乐学》2022年第3期97-103,共7页袁玥 王庆沅 
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地区传统音乐文化的民族志调查与地理分布研究”(20YJA760097);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美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研究”(2021A37)阶段性成果。
三峡地区是古代巴、楚民族活动的重要区域。二千多年来,我国众多文人学士都毫无例外地将巴、楚和夜郎等“南人”的歌声称为“悲苦”之调。近几十年来,音乐学者在该区域陆续发现了巴楚文化的遗音。从这些遗音来看,除部分存在巴楚文化杂...
关键词:巴楚文化 悲苦音调 历史考证 三峡地区 
工程实例教学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高教学刊》2022年第19期107-110,共4页孙蓉琳 梁杏 郭会荣 汪丙国 罗明明 
中央高校教改基金专项资金“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ZL20181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水文地质学基础》课堂授课、实验实习与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A09)。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述地下水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论性和综合性强。文章提出将工程实例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就工程实例教学内容的来源,课堂中的“适时”应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实施工程实例教学,既可以帮助学...
关键词:工程实例 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教学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探析被引量:8
《中国地质教育》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汪丙国 梁杏 孙蓉琳 郭会荣 罗明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水文地质学基础’课堂授课、实验实习与课程设计一体化的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A09);“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2021)。
文章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为例,从科学思维、家国情怀、地下水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与环境安全、科学素养和工匠精神以及工程伦理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提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实...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基础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全球超大型矿床”全英文课程的建设与创新实践被引量:2
《中国地质教育》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王敏芳 李欢 沈传波 吕新彪 李占轲 俎波 孙华山 
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E-KYDZCH2020181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2016A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教改基金项目(本科教学工程)(2019G02,2019G38);中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JG069);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2020ALK16);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项目。
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扩展其国际视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通过与国际知名矿床学家合作,开设了“全球超大型矿床”课程,建成了国际上重要超大型矿床标本库,编制了适合于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的课程大纲。课程内容包括了岩浆...
关键词:超大型矿床 课程建设 矿石标本 资源共享 双一流 
关于矩阵A^(n)的特征值的研究被引量:2
《高等数学研究》2022年第1期27-28,共2页李志明 李宏伟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教学改革项目CMC20160412;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714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20G11,2020G24,ZL2020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2021A57).
从一道线性代数习题出发,举例说明常见教材中关于由矩阵A的特征值确定φ(A)的特征值的结论不够完备,进而分析问题关键,运用求解特征多项式的方法推导出矩阵多项式的特征值.
关键词:矩阵  特征值 特征多项式 
地质学基础对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地质教育》2021年第4期32-34,共3页陈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地理学跨地区野外联合实践教学研究”(ZL201930)。
地质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是地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中地质学思维和野外实践技能对地理学人才培养尤为关键。目前地理科学专业的地质学基础教学普遍存在课时不足、野外实习缺乏和师资薄弱等问题。充分认识地质学基础的重要性、优...
关键词:地质学基础 地理科学 地质思维 野外实践 
学生“众包”的教学促科研方法及课程实践
《地理空间信息》2021年第10期123-125,I0003,共4页周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77142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2017A32)。
针对鲜有教学促科研的具体方法,引入"众包"理念,提出基于学生"众包"参与的教学促科研的两种方法。以测绘类本科专业课程为例进行实践,介绍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实现"众包"数据获取和"众包"数据分析。所提出的方法既有助于教师以学生"众包"...
关键词:学生 众包 教学 科研 测绘 
学科交叉驱动下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实践教学探讨被引量:1
《测绘地理信息》2021年第5期176-178,共3页武雪玲 唐诗怡 牛瑞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142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专业实践的《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在GIS、遥感技术和地质学等学科交叉融合驱动背景下,首先阐述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地图学与地质制图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了遥感地质制图实践教学案例,并从资料收集、遥感图像预处理、遥感地质解译和制图成果表达几...
关键词:学科交叉 地图学与地质制图 实践教学模式 遥感地质制图实践教学 
火星雅丹地貌研究进展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1年第9期2742-2754,共13页王江 肖龙 黄俊 赵健楠 
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编号D02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830214,4200230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CUGL200801,CUG210612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A04)联合资助的成果。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多源遥感探测和就位探测均表明火星表面分布着大量的雅丹地貌,其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记录了火星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是当前火星探测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火星雅丹地貌的探测历史、分布、类型、几何特...
关键词:火星雅丹 古气候环境 梅杜莎沟槽组 盖尔撞击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