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品数:2243被引量:280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河洛文化翻译实证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作者:王治涛牛建立王彩琴刘保亮李焕有更多>>
发文机构:洛阳理工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中国翻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用典英译与儒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马缓缓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用典翻译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编号:ZX2024QN01).
习近平用典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通过巧妙用典,习近平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通过直译、借用和释译等方式,习近平用典中的儒家思想在英语世界建构了“修身正己”“以德治国”“天下大同”的儒家文化形象,传递了中...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英译 修身 治国 平天下 儒家文化 
毛泽东诗词管窥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61-64,共4页赵金昭 
毛泽东诗词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化瑰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波澜壮阔历程的艺术再现,其既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和伟大思想,也呈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毛泽东诗词创作时间跨度长、题材广泛、体裁丰富,具有思...
关键词:毛泽东 古典诗词 艺术性 哲理性 豪放性 
全媒体时代冰雪项目英汉平行语料库开发与应用研究被引量:3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杜思民 彭永靖 
2020年河南省科技攻关一般项目“全媒体时代冬奥会冰雪项目平行语料库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202102310531);2021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后疫情时代‘双师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编号:2021-JSJYYB-0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以及中国冰雪项目的国际化发展,离不开高效的语言服务。全媒体时代冰雪项目英汉平行语料库具有语料覆盖范围广和时效性强的特点。以师生自主翻译语料为主,经过语料的搜集、清洗、对齐、检索与提取、标注,初...
关键词:全媒体 冰雪项目 英汉平行语料库 
新文科背景下翻译技术微专业建设探索被引量:2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83-86,共4页胡富茂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新文科的翻译技术师资培训建设研究”(编号:20210130801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汉英语块提取及应用研究”(编号:2020BYY011)的阶段性成果。
在技术赋能和学科融合的新文科背景下,人工智能驱动的翻译技术不断推动翻译教育创新。洛阳理工学院结合新文科建设的新交叉、新趋势、新模式、新路径等特点要求,开设了翻译技术微专业,依托具有丰富经验的校企合作企业,以非外语专业学生...
关键词:新文科 翻译技术 微专业 人才培养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茶叙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74-78,共5页殷召荣 
以茶会友叙情,是中国人常见的社交方式。执茶识礼习礼,是中国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和养成。茶叙是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积淀的特色会话方式。茶礼是润养于茶语境的文化行为。在文明互鉴时代语境下,从跨文化的视角探究茶叙,有利于讲好中国茶故...
关键词:茶叙 文化语境 文化行为 跨文化传播 
天人合一视角下的生态翻译系统哲学思辨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6-19,共4页郑东方 张瑞娥 
安徽省社科规划办项目"安徽百年(1842-1949)译介活动与当下文化建设启示研究"(编号:ANSKY2015D108)的部分成果
生态翻译学研究早已成为翻译界的热点。学者多从自然生态学出发去构建生态翻译系统,以期对翻译理论给予全新诠释。在结合已有的生态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视角去解读生态翻译学的哲学蕴含,并结合当前中国...
关键词:天人合一 生态翻译系统 哲学思辨 
功能翻译理论视野下的政治文献外宣翻译——以英译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中心被引量:3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8-23,共6页李永宏 
2016年国家语委项目"国际化视域下的外语教学发展战略研究"(编号:16YBI125-4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一部展示中国政治和中国国家领导人最新治国方略的重要政治文献,用20余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发行,具有广泛的政治影响。功能翻译理论源自于德国,是当今翻译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从Hans Vermeer的目的论、Kath...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政治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宣翻译 
杂合视角的林语堂中国文化译介研究——以《苏东坡传》为例被引量:1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16-20,共5页黄春梅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从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译介看中国文化走出去"(编号:JAS160401);闽江学院社科项目"杂合理论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编号:YSZ15010)的部分成果
说明杂合对于中国文学译介的意义。以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为例,分析林语堂在语言形式选择、文化因子呈现和文学手法使用等方面的杂合表现,并说明杂合手法在提高作品可理解性以及促进中国文化推广方面所起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杂合 林语堂 中国文化 苏东坡 
从“新型大国关系”创新译法看中国外宣翻译的文化自信被引量:5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4-18,共5页张宏雨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用学视角下外宣翻译的‘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6BYY029);2016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有独立自主的外宣翻译理论话语体系,以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确立中国外宣翻译的理论及话语体系,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寻求突破口,在确立文化自信过程中形成中国自主的外宣话语体系:从知识维度上看,要立足于国学和传统...
关键词:外宣翻译 文化自信 理论创新 
语用视角下《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粗俗语的翻译评析——以孙仲旭译本为例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25-28,共4页李光杰 
粗俗语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使用粗俗语来增强语言表现力和塑造人物性格及形象。参照《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及孙仲旭的中文译本,从语用学角度对相关粗俗语的翻译情况进行比较...
关键词:粗俗语 翻译 归化 语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