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

作品数:2983被引量:115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教育研究与评论》
主办单位: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师语文小学语文老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作者:汪政朱永新周益民成尚荣曹勇军更多>>
发文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童国明作品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童国明 
跨学科主题学习:核心是什么?边界在哪里?——“新课改·大家谈”系列对谈之二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4-12,共9页郭华 蒋兴超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跨学科主题学习及其实践样态研究”(编号:DPA24039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举措,它强调立足学科主动跨界,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学科关联。跨学科主题学习落点在学生的学习,但“主题”的设计特别考验设计者的眼光和水平。学生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支持者...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标准 教学设计 
奠基终身发展:习惯教育35年实践探索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胡福如 
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城市传媒’课程:赋能儿童数字文明素养的德育创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建校35年来,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抓手,不断丰富习惯教育内涵,创新习惯教育实施路径,整体建构习惯教育实践体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学校的习惯教育已超越单一的行为训练,演变为德性涵养、审美浸润、实...
关键词:习惯教育 终身发展 实践探索 
自主体验:从习惯出发的德育范式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19-22,共4页孙圆圆 
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城市传媒’课程:赋能儿童数字文明素养的德育创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习惯出发的自主体验德育范式,通过情境浸润与角色实践,为学生提供道德判断的“生长土壤”,推动德育工作从“单点突破”向“系统赋能”转型。使学生在习惯养成中从“他律规训”到“自律生长”,逐步实现道德认知的自主建构,促使习惯与...
关键词:习惯教育 自主体验 德育范式 习惯养成 
成长手账:习惯养成的自我规划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曾艳 
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与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城市传媒’课程:赋能儿童数字文明素养的德育创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的成长手账》,以“微习惯”为切口,融合行为科学、认知心理学与教育技术理论,构建“目标锚定—过程调控—价值升华”的策略体系,通过游戏化设计、社会化支持与数据化追踪,探索出一条从“他律”到“自律”的习惯养成新路径。它更像...
关键词:习惯教育 成长手账 习惯养成 自我规划 
习行启思:习惯撬动的课堂教学变革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27-31,共5页杨可 
2024年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为终身学习奠基:涵育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深度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践行“习行·启思”课堂,以习惯撬动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南化实小35年习惯教育实践探索中的“重头戏”。它以“习惯即素养”为引领,聚焦提问、倾听、表达、反思、迁移五大关键学习习惯,通过“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的双向奔赴,撬动了...
关键词:习惯教育 “习行·启思”课堂 关键学习习惯 
习惯教育的新实践与新认识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彭钢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坚守习惯教育35年,表现出充分的教育自信,并且作出了新意和创意,完全超越了对习惯教育的常识理解和一般认识,鲜明地体现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学校的创新实践。具体表现为三点:以习惯教育为主线,创造了丰富而多样的...
关键词:习惯教育 南化实小 创新实践 
AI时代,教师作为“文化翻译者”的三种关键能力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35-39,共5页凌宗伟 
AI时代,教师作为“文化翻译者”,需要具备解构能力、再语境化能力和适配能力。解构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深入分析、拆解和重组AI输出的信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再语境化能力则要求教师将AI生成的通用内容转化为具有情感温度和文化深度...
关键词:AI 教师发展 文化翻译者 解构能力 再语境化能力 适配能力 
面向每一个儿童的创造性成长:目标、机制与策略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40-47,共8页李琳 陈芳 
面向每一个儿童的创造性成长,从个体视角出发,落实“适合每一个,支持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儿童创造性成长目标定位,围绕每一个儿童的独创理解、明智辨识、内在动机等关键要素,深入剖析其创造性成长的内在机制,并尝试通过多向性、多维...
关键词:面向每一个 创造性成长 合理分层 情境创设 因材施教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科学课程建构
《教育研究与评论》2025年第2期48-52,共5页王利 
为落实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小学科学课程应构建逐步进阶的课程内容体系,既有保障全员参与的基础型课程,也要设置面向部分学生的拓展型课程与特长型课程;要采取开放的课程实施方式,在教学实施和物形环境打造方面做文章;还应形成以双...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小学科学 科学素养 创新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