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品数:3761被引量:46645H指数:83
导出分析报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最新期次:2025年1期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高校教育教育研究教育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作者:王孙禺李曼丽叶赋桂别敦荣赵琳更多>>
发文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编辑委员会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观念转变问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1-9,78,共10页石中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经验与深化机制研究”(VAA220001)。
教育实践活动在丰富的教育观念世界中展开。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实践活动认识的结果,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教育各要素及其关系的信念、主张或行动纲领。教育强国建设明确提出了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的要求。教育观...
关键词:教育强国 教育观念 人才观 教育观 质量观 
高等教育中人工智能教育的若干挑战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让-加布里埃尔·加纳夏 张婧妍(译) 赵琳(译)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这不仅是对于志在成为工程师及人工智能专家的学生而言,所有希望发展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素养的人都要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和如何使用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工具。只有熟悉掌握人工智能工具,才...
关键词: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交织的时间结构 伦理与人文问题 人工智能素养 新实践 
我国高校评估的探索与制度化升级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17-29,85,共14页别敦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重大项目“中国特色高校评价体系的内涵与建构研究”(VIA230008)。
评估与教育相伴而生。我国高校评估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发展同向同行。21世纪以来,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发展,我国高校评估由初创探索阶段迈入了制度化、体系化建设阶段,并持续向制度化升级阶段转变...
关键词:高校评价 评估 教育评价 中国 
从三螺旋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高等教育与创新发展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李立国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博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结构质量问题研究”(20JZD051)。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三螺旋理论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理论都是关于创新的理论,三螺旋理论是从外部驱动机制、动力机制来分析创新,而教育科技人才是从创新内部因素来构建创新机制,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互相支撑形成...
关键词:三螺旋理论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高等教育强国 创新机制 
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选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马永红 于妍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研究”(VIA230005)。
高质量发展是面向研究生教育自身转型之需、科技创新之需、复合型人才培养之需的价值选择。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呈现多维之“变”:传统知识生产模式转向智能化知识生产模式;师生关系由传统二元论转向多元协同论;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数智时代 创新选择 
走向世界一流:我国生命医学类学科国际水平的实证分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林婕 吴娴 刘念才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机制与成效评估研究”(18JZD051)。
在“双一流”建设战略深入推进的新阶段,构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的高精尖评价体系,是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评价体系分析、指标分类、指标筛选,结合不同类型的专家访谈,构建了面向生命医学类一流学科的评...
关键词:世界一流学科 生命医学类学科 学科评价 高精尖指标 
工学结合的概念透视、类型区分与理念嬗变——兼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赋能效应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55-67,共13页罗英姿 张志远 陈尔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命历程视角下博士职业发展及影响机制研究:以涉农学科为例”(72074115);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路径研究”(JGKT24_B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农大人文社科基金项目(SKCX2023004)。
本研究理论辨析工学结合概念内涵,并依据学生所处的工作场所边界、工作场所体验等判断标准,将工学结合进一步归纳为“工作场所嵌入式工学结合”“工作场所融合式工学结合”“非工作场所式工学结合”三种基本类型;同时,从培养实践切入,...
关键词:工学结合 实践知识 实践能力 人职匹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使能型风险规制--以高等教育应用为例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68-78,共11页李焕宏 薛澜 
尽管学术界已经广泛讨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但对于“技术的正负面影响取决于使用行为”这一观点的认识仍然不足,这限制了切实可行的风险规制方案的提出。研究表明,引导行为的关键在于全面理解人工智能的技术和业态的整体图景,...
关键词:风险管理 组织适应 技术风险 制度创新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重新思考何为“原创”:高等教育的角色和目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骆嘉惠 
人工智能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话语中常常被视作一种游离于学生独立努力与智力贡献之外的外部辅助形式,进而对学生功课的原创性形成潜在威胁。然而,在当今知识生产日益呈现出协作化、分布化、人工智能介导化的态势下,究竟何种工作或作品...
关键词: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原创 学术诚信 抄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