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作品数:873被引量:96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永刚唐永泽荀利波李超刘黎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政治城市文化文学理论傣族少数民族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社会制度视域下的巴基斯坦伊斯兰本土化进程
《中国穆斯林》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马秉仁 马强 
云南省教育厅2025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25J087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3年度重点项目(编号:23AZJ006);陕西师范大学2023年度“一带一路”专项科研项目(编号:23YDYLZ003)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曲靖师范学院博士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
巴基斯坦作为南亚次大陆的重要国家,伊斯兰教在巴基斯坦地区的传播始于公元8世纪初,其在巴基斯坦的本土化过程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伊斯兰秩序及其倡导者的意识形态随着巴基斯坦社会和政局的变化而变化。在巴基斯...
关键词:社会制度 巴基斯坦 伊斯兰教 本土化进程 
新数字时代新文科建设的挑战与应对
《中国高校科技》2025年第2期61-66,共6页荀利波 
2020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2105AC160016);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野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提升与实践”(XWK202101)。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并在社会各领域快速转化运用,全球数字化发展步入新的时代,人才需求结构迅速变化并将持续加深。新文科建设要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借力数字技术资源赋能教育信息化及“未来人才”培养,重塑...
关键词:数字化 新文科 人工智能 教育现代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原则及路径
《汉字文化》2024年第23期118-120,共3页李贤 
文化传播具有双向性,对外汉语教学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使命。本文旨在探讨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的价值意蕴和原则,指出当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的路径:融入中国元素,...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 价值意蕴 路径 
汉阿波多语料文献《穆萨的故事及其他》构词研究——兼议宗教文本的中国化
《中国穆斯林》2024年第6期53-73,共21页杨叙 马强 
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巴基斯坦宗教热点问题田野调查研究”(编号:23AZJ006);2024年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孟加拉国伊斯兰教本土化研究”(编号:BZKY2024127)的阶段性成果。
一、有关汉阿波多语料文献及其研究汉阿波多语料文献是指包含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多种语料的文献,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阿拉伯、波斯文化同中国文化融合共生的文本。这些多语料文献可以简单分为宗教文本和世俗文本,其中宗教文本...
关键词:宗教文本 波斯语 疑难杂症 波斯文化 阿拉伯语 语料 融合共生 
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乡“围城效应”的文学书写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88-97,共10页蔡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唐宋城市转型与文学变革关系研究”(15XZW025)。
唐宋城市转型进程中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多层面分化促使生活于两大空间的人们在生存发展的价值判断、取舍基础上,出现了城乡“围城效应”,促成了城乡空间双向奔赴的文学书写。由乡向城奔赴的文学书写包括学而优入城的政治性和文化性流...
关键词:唐宋城市转型 城乡关系 “围城效应” 文学书写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滇东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67-76,共10页马晓粉 
历史上滇东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长期保持着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特有的民族交融文化,并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色。先秦至西汉早期,主要为土著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西汉中期汉人移民迁入后,土著与汉人之间展开交往交流...
关键词: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爨文化 滇东 
宣威州的设置与儒学发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刘黎 
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改土归流与西南边疆土司传统社会变迁研究”(2021J0489)。
对道光三十四年《宣威州志》中土司、改土归流、文化教育、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资料分析发现,清代沾益州改土归流析置宣威州后,宣威地区儒家文教制度深入推行引发了阶层转变。雍正朝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被革袭治罪,以其地所割另置宣威州。...
关键词:改土归流 儒家文教制度 阶层转变 
中国少数民族世纪发展难题的语言战略抉择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07-115,共9页杨立权 
云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3-2024年建设项目“云南省‘直过民族’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滇黔桂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语言使用与语言规划研究”(23YJC740068)。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物、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首屈一指、无出其右。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水准低下、社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艰难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如何妥善处理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化与民族经济...
关键词:语言多样性 语言经济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后效作用及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提升被引量:1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16-122,共7页王艳 莫菲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滇黔桂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语言使用与语言规划研究”(23YJC740068);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省语言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2018FH001-111);曲靖市科学技术局·曲靖师范学院科技创新联合专项“乡村振兴视域下云南石漠化片区少数民族的语言适应研究”(KJLH2022YB12)。
语言测试对师生、教学活动、家长乃至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梳理了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实需求与重要作用,基于对地方高校不同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跟踪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概况,探究了该语言测试的后效作用,以积...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后效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提升路径 高校 
云南罗平布依族3-6岁儿童普通话能力调查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23-128,共6页山娅兰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壮侗语民族普通话语音等级特征与应用能力提升研究”(2022J0801)。
以云南罗平鲁布革地区一所乡级公立中心幼儿园及一所村级私立幼儿园的102名3-6岁布依族儿童为研究对象,从简单汉语问答、汉语词汇掌握、理解句子、理解动作指令、初步语句意识五个维度考查其普通话运用能力。研究发现:罗平布依族3-6岁...
关键词:云南 布依族 儿童发展 语言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