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作品数:23被引量:1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主题:教育教育美学美育美学意蕴美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教育与文化》《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伦理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五育融合视域下课堂美育浸润的原理与策略探析
《人民教育》2025年第3期81-83,共3页鞠玉翠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五育融合视域下课堂美育浸润的原理与策略研究”(批准号:BLA240190)研究成果。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是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重要举措。探析五育融合视域下有效实施课堂美...
关键词:美育浸润 五育融合 美的尺度 回归生活 
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建构被引量:1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年第6期26-35,共10页熊芹菁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共享交叉基金(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2020ECNU-GXJC004)。
中国传统哲学深蕴着教育思想,但由于其在学派性格、实践取向、论述方式等方面与当代哲学有着明显差异,而使研究者陷入研究困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保持其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寻求有体系、有深度、有意义的研究方法,以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哲...
关键词:中国传统教育哲学 研究方法 概念 意义场 
在与美游戏中实现人性和谐完满——透过席勒美育思想再探审美素养被引量:5
《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15期73-79,共7页鞠玉翠 罗文钘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共享交叉基金(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2020ECNU-GXJC004)的部分成果。
人们常用分析的方式讨论审美素养,且较多强调美的感性特征,这为美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框架和视角;而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则以哲学的高度,在分析人性中的感性本性与理性本性及其分裂现状之后,致力于以美之“活的形象”融合分裂状态,...
关键词:审美素养 感性与理性 活的形象 游戏 席勒 
论作为“道之象”的自然的教育意蕴被引量:1
《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133-141,共9页熊芹菁 鞠玉翠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共享交叉基金(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未来学校探究”(2020ECNU-GXJC004)的阶段性成果。
当前教育理论中的“自然”随着西方思想对内在性理路的开掘而遗失了本源意义上的生长、涌现的意味进而收缩于人的“内在本性”,同时原本最“自然”的作为“生长物”的大自然被逐出了内在性领域而成为纯粹外在的东西。于是,人的本性与大...
关键词:  自然 教育 
“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障碍与路向被引量:36
《中国电化教育》2022年第4期85-92,共8页王鑫 鞠玉翠 
“五育融合”课堂实践作为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回应,是现代教育应对时代之变、关照教育主体、反思异化教育生态的新举措。“五育融合”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生命的、整体的、共生的育人...
关键词:“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 课堂教学 
大美立教——道家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年第1期26-32,共7页熊芹菁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
关键词: 大美 教育 教育美学 生命境界 
教育家孙贵定生平与著述考被引量:2
《教育史研究》2021年第3期79-87,共9页孙慧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越地民国大学校长与高等教育本土化研究”(2021SB0072)。
孙贵定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1913年从南洋公学毕业后,孙贵定作为第一批官费生赴英留学,于爱丁堡大学求学九年,并于1922年获得教育专科哲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孙贵定于私立厦门大学任教十四年,为教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37...
关键词:孙贵定 厦门大学 教育学科 外国文学 
从《论语》中的“美”看孔子的美善关系思想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7期23-25,共3页王童心 
从《论语》中"美"字的运用来梳理,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主要有三层:美区别于善,方显现出美独特地位和价值意义;美合乎善,方使美存续并发挥出其价值意义;美引导于善,方能引人达成仁之自觉,走向审美境界。孔子的美善关系思想为美育进入教育实...
关键词:美善关系 孔子 《论语》 美育 
超越结果与绩效 回归过程与改进——基础教育学校评价的变迁与改进路向被引量:13
《教育科学研究》2021年第6期41-46,共6页郑美良 范国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0年度教育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VGA200001)的成果。
学校评价是依照教育目标要求对学校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定估量,是保障和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评价体系,实现了从政府单一主体评价向政府、学校、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转变,从重视...
关键词:基础教育 学校评价 过程评价 多元参与 学校改进 
让教育像磁石——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教育意蕴
《现代教育论丛》2021年第2期35-42,共8页鞠玉翠 徐巾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研究”(VEA190002)。
柏拉图美学思想对如何使教育更具吸引力颇具启发意义。其对话录中的磁石隐喻,为教育事业展示了值得追求的美妙境界。美的理念是磁力之源,引导人走向身心和谐。从单一事物到多个事物,再到美的理念的阶梯,为达致美境提供了载体,启示教育...
关键词:磁石 美的理念 迷狂 美的阶梯 教育吸引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