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译本

作品数:214被引量:20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丁锡芬孙志祥顾钧侯松山相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中国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记忆唤醒之后:黎紫书《告别的年代》的后设与后记忆
《小说评论》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引言。《告别的年代》是马来西亚女作家黎紫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2010年出版,2022年英文译本The Age of Goodbyes出版。作家黄锦树在这部小说初版的序言将其喻为“艰难的告别”,提出了两个议题,即符号和小说作者可能经历的长篇焦虑,并...
关键词:黎紫书 小说作者 《告别的年代》 黄锦树 英文译本 马来西亚 记忆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研究》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20年第6期226-226,共1页李晶 言已 
杨宪益、戴乃迭伉俪是中国现代翻译史、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大家,《红楼梦》一百二十回英文全译本是其影响最大的译作之一。李晶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红楼梦>底本研究》一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深入分析杨-戴...
关键词:杨宪益 戴乃迭 《红楼梦》 李晶 红楼梦 英文译本 博士论文 传统文化因素 
沉静的浪漫
《文学自由谈》2020年第1期155-160,共6页任芙康 
沉静,对应悄然无声;浪漫,配套有声有色。通常状态下,二者不是相互消解、相互抵触的么?但有时又不尽然。有位叫沈镭的女子,上海人,二十岁留学加拿大。学成之后,以贝拉作笔名,用去三十个年头,精雕细刻,创作出《魔咒钢琴》《伤感的卡萨布...
关键词:英文译本 卡萨布兰卡 贝拉 相互抵触 精雕细刻 钢琴 沉静 有声有色 
民主化的进程
《中国哲学年鉴》2016年第1期367-367,共1页杨洪源 
该著是卢卡奇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著作,与《审美特性》、《社会存在本体论》一起构成卢卡奇晚年思想的整体——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复兴,阐明和倡导社会主义民主化。中译本是根据诺曼·莱文的英文译本译出...
关键词:英文译本 变革时代 经典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国家与革命》 晚年思想 虚伪性 卢卡奇 
被删削的《骆驼祥子》
《晚报文萃》2016年第6期26-26,共1页傅光明 
老舍想不到,1945年《骆驼祥子》会在纽约出版英文译本。"译笔不错,但将末段删去,把悲剧的下场改为大团圆,以便迎合美国读者的心理。译本的结局是祥子与小福子都没有死,而是由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抢出来,皆大欢喜。
关键词:《骆驼祥子》 英文译本 大团圆 老舍 悲剧 
读懂杜甫要用“穿越”的眼光
《意林文汇》2016年第12期134-137,共4页张雨晨 
李白“仰望星空”,杜甫“脚踏实地”,二者在中国并称诗歌翘楚,但因杜甫诗歌风格众多,在翻译上并不受宠,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也不及李白。然而近期,美国知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却在世界上为杜甫树起一杆大旗。作为唐诗和比较诗学研究领域...
关键词:杜甫诗歌 眼光 诗歌风格 宇文所安 诗学研究 英文译本 汉学家 李白 
重读《复仇》
《中国文学年鉴》2015年第1期896-898,共3页田建民 
鲁迅的散文诗《复仇》,以超现实主义的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出一幅奇异而引人深思的生活画面。对这篇散文诗的创作立意,鲁迅曾有两次说明。一次是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另一次是...
关键词:《复仇》 重读 《野草》 超现实主义 1934年 英文译本 散文诗 无聊 
细节翻译之王熙凤——《红楼梦》第三回王熙凤装饰打扮的三个英文译本对比
《小品文选刊(下)》2015年第9期54-54,共1页许怡文 
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被认为是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关键词:《红楼梦》 英文译本 王熙凤 对比 装饰 翻译 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封建社会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为例被引量:6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第11期33-35,共3页强慧云 王斌 
传统观念中,诗歌意象是诗人寄托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在认知语言学中则将意象视为一种隐喻,是基于认知体验的心理机制,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本文以许渊冲对张继《枫桥夜泊》为切入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待此译本中在认知不对...
关键词:意象翻译 认知语言学 隐喻 翻译方法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红楼梦》的三个英文译本片段
《北方文学(下)》2014年第11期92-93,共2页梁欣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许多翻译家为向世界推广这部伟大的作品而费尽心血。然而,各种英文译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翻译风格,归化与异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孰优孰劣?本文尝试从目的论的角度,通过对《红楼梦》三个著名的英文...
关键词:翻译目的 翻译策略 归化 异化 评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