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览课

作品数:3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杭兵陈维丽郑磊刘德新王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长宁区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上海教育》《科教文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让学生沉下心阅读
《初中生写作(下半月)》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严燕娜 
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其实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的过程。一是靠阅读,二是靠练习。以阅促练,以练促精。本文就初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览习惯;应用什么样的阅览方法,拓展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等方...
关键词:拓展阅读 认真备课 语文教学 初中课堂 语文知识 阅览课 学生的阅读 初中阶段 
如何指导学生上好阅览课
《科学咨询》2019年第34期129-129,共1页张积存 
甘肃省“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准批号:KTLX2018087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观察到,在诸多的学习内容中,阅览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因此,阅览课越来越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我校也不例外。金川区第二小学自2011年以来,在学校全面开展了各年级阅览课的安排实施后,激起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了...
关键词:读书兴趣 阅览课 经验观察 金川区 读书热情 小学 全面开展 
阅览课:个性化阅读与精神发育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7年第5期25-28,共4页江富军 
一、阅览课的特点 阅览课介于课堂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之间。它不同于课堂阅读.阅读内容不在课本上.也不一定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里阅读。这样的阅览课虽属课内,但内容自主性强。有的阅览课由教师确定了内容.但...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阅览课 精神发育 课堂阅读教学 阅读内容 图书馆阅览室 教师指导 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阅览课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年第2期219-219,共1页周玉光 
开展语文阅览课的目的是为了可以真正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增强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来为更好的开展语文教学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但目前许多学校只是设置了语文阅览课,却很少真正的开展这方面的的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有关初中语文阅览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览课 实施策略 
据说,意林已经全面占有了学生大大?(让我们de se一会儿)
《意林(原创版)》2015年第12期28-29,共2页江富军 
近阶段,我们对本校中学生喜欢读哪些杂志进行了阅读调查。调查在阅览课进行,调查对象234人,其中高二131人,高一103人。调查方式为问卷与谈话结合。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意林》《读者》等美文读物最受欢迎 调查结果显示,最...
关键词:中学生 阅读调查 《青年文摘》 调查结果 《读者》 阅览课 杂志 读物 
高中语文阅览课应走向动态
《语文月刊》2015年第7期50-53,共4页陈琦 
阅读是看文章,但又不应局限于“看”,更要“读”起来,更要“动”起来,犹如活水入池,源源不绝。一、散漫式语文阅览课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都设置了每周一节的语文阅览课,然而,不少语文阅览课处于散漫、无序、低效状态。语文教...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览课 动态 语文教师 “看” “读” “动” 阅览室 
教师备课是上好阅览课的关键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9期68-69,共2页陆锋磊 
编者推荐辞:朱永新说得好:"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无论是从语文素养养成还是精神的完善角度来说,阅读都是"执一御万"的捷径。目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阅览课,但是,阅览课常常是"放羊课",表现为无目标、无计划...
关键词:阅览课 教师备课 精神发育 语文素养 自由阅读 语文活动 精心策划 阅读史 
为学生夯实做人与作文的基础——关于高中阅览课的思考
《语文天地》2012年第10期47-48,共2页易康宜 
曾几何时,教育工具化、教育关系化包围着师生的心。急功近利让纯粹的阅读乐趣变得愈发遥远。由于语文分数的提高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学生就把阅读当做可有可无的事。学生课外自由阅读和周末实践时间全被自习课和数理化试题填满了...
关键词:学生 阅览课 语文阅读课 自由阅读 高中 作文 做人 急功近利 
一墙之隔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12年第4期64-65,共2页尹基殿 
自从学校开设阅览课以后.去六楼阅览室的次数便越来越多了。闲来无事,总会在六楼的阳台和走廊上四处遥望,阳台向北,走廊向南。向北.北面是教学楼,看着兢兢业业的学生,
关键词:阅览室 阅览课 教学楼 阳台 
浅谈如何提高阅览课效率
《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第7期9-10,共2页吕旭芳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有大作为者无一不具有广博的知识。韩愈在《进学解》中就曾说:“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苏轼在《杂说》中主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可见阅览的重要性。诗圣杜甫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为人们...
关键词:阅览课 效率 《进学解》 青少年时代 《杂说》 厚积薄发 广博 读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