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敏华吴国玢刘杨戴炜华宁彦锋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县柯桥中学上海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考试周刊》《物理通报》《物理教学》《化学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KPK)的结构被引量:4
《大学物理》2012年第10期42-45,共4页吴国玢 章琢之 
较为系统地对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KPK)的基本概念和结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探讨了物质型物理量、一种新的能量观,以及贯穿整个课程的类比方法等相关重要内容.作者以为,该课程既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而又不乏其科学性、先进性和有...
关键词: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KPK) 物质型物理量 动量流强度 动量流密度 类比 吉布斯关系式 
热力学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结合——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启示被引量:1
《物理教学》2012年第5期62-65,共4页陈敏华 
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223)的研究成果之一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有其显明的物理课程结构:电荷量、动量、熵和物质的量等物理量像空气和水这种实物一样,能在相应的势差作用下自发地流动,形成电流、动量流、熵流和物质的量流,并可以伴随着能量的流动,直到势差为零为止。这其实...
关键词: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 实物型物理量 势差 热力学第二定律 
论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被引量:5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9-35,共7页戴炜华 吴国玢 
讨论了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指出了跨学科研究对于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语言学不仅在本质上是跨学科性质的,而且其研究方法也同自然科学息息相关。文中还对语言学与自然科学尤其与物理学的关系,以及科学隐喻和科学语言的作用等...
关键词:语言学 跨学科 认知语言学 物理学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评介被引量:2
《物理通报》2011年第7期108-111,共4页陈敏华 
浙江省2011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德高中物理课程比较研究”(SC223)的研究成果之一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以能量、信息和它们的携带者这些实物型物理量为中心概念,以它们在相应的“势差”的作用下的流为课程结构.这个课程的开发已有二十多年.经过几年的实施,课程已趋成熟.本文介绍此课程的历史背景、课程结构和...
关键词:物理课程 携带者 实物型物理量 势差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结构特点
《考试周刊》2010年第43期171-172,共2页刘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理知识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不过在知识总量增加的同时,教学的时间却基本与以前相同,为了解决这一相应产生的矛盾,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应运而生。它凭借极具特色的设计理念与新颖的课程结...
关键词:物理课程 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 结构 理念 
浅谈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化学思想
《化学教学》2008年第12期52-53,61,共3页宁彦锋 
德国的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简称KPK)是一门非常有特色的科学课程。从KPK的视角看,化学和物理关系密切。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运用许多类似的方法。按照KPK中的化学势概念,化学反应即化学张力驱动下化学势的流动与转化.人们可以通过反...
关键词:KPK 化学势 化学反应 
告别传统 走向现代——关于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价值的思考被引量:1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8年第17期26-27,共2页徐建飞 章琢之 
1888年,著名物理学家赫兹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现了电磁波。为了体现赫兹的教学理念,从事吉布斯热力学理论研究的福尔克(G.Falk)教授主持开发了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Der Kadsmher Physikkurs,简称KPK)。福尔克去世后,这一课...
关键词:物理学家 课程价值 卡尔 德国 上海教育出版社 传统 告别 教委教研室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简介被引量:8
《物理教师(高中版)》2008年第5期49-51,共3页陈敏华 
1引言 1888年,著名物理学家赫兹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发现了电磁波.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Der Karlsruher Physikkurs,简称KPK)就是在这所大学的物理教学研究所产生的.最早主持这一课程开发规划的是福尔克(G.Falk)教授,而福尔...
关键词:物理课程 卡尔 德国 简介 物理学家 课程开发 物理教学 电磁波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结构和特色被引量:4
《物理教学》2007年第11期56-58,31,共4页陈敏华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以能量、信息和它们的携带者这些实物型物理量为中心概念,以它们在相应的“驱动力”(或叫“势差”)的作用下的流为基本结构。该课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实施,己趋成熟。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该课程的结构和特色。
关键词:物理课程 携带者 实物型物理量 势差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年第11B期F0003-F0003,共1页
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Der Karlsruher Phvsikkurs, 简称KPK)共3册,另有一本教师用书。以赫尔曼教授为首的开发团队旨在寻找一种新的物理教学方法,这种新方法适合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认为,任何水平的物理课程,其课程结构是...
关键词:物理课程 卡尔 德国 物理教学方法 教师用书 开发团队 课程结构 赫尔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