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

作品数:1539被引量:131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全功张晶董晖葛金平徐敦广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试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李煜词《虞美人》为例探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意境传达
《考试周刊》2019年第47期114-115,共2页李艳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表达,然后以李煜著名的诗词《虞美人》为例,探讨了进行英语诗词英译的前提条件,并对《虞美人》一词中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列举了翻译实例,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传达问题,希望...
关键词:《虞美人》 中国古典诗词 意境传达 英文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中雨意象的美感类型
《考试周刊》2014年第56期30-31,共2页李兰英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作为传统意象的“雨”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称叹。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过历代人们的体验和濡染,历经诗人的筛选和淘洗,意蕴深厚,或喜或忧或怨,都传达出诗人的脉脉情感。我们可以从这种情感基调上归纳雨意象在中...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雨意象 美感 情感基调 自然现象 “雨” 诗人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以古典诗词教学为例
《考试周刊》2014年第21期32-32,共1页吴留珍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千百年来流播海内外的脍炙人口的华章,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听读或者朗读感受古典诗词文本鲜明的韵律美,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意的理解欣赏古...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 以写促读 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 中学语文教学 引导学生 阅读教学 
巧用诗词,提高学生的素质
《考试周刊》2012年第6期43-43,共1页史桃花 
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今安阳市殷都区正在搞“主体多元,高效课堂”的课改,如何结合新课改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值得每一位殷都教师深思。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巧...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学生 巧用 素质 新课改理念 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学习优势 
格式塔心理学框架下看庞德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翻译
《考试周刊》2012年第7期30-31,共2页吕行 
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盛行于西方心理学界的主要流派之一。它融合了心理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众多学科。本文阐述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在理解诗歌意象、鉴赏诗歌、诗歌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在格式塔框架下研究庞德对中国传统诗歌的...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 意境生成 中国古典诗词 庞德译作 
品读《登高》,解悲秋之情
《考试周刊》2011年第85期40-41,共2页王晓霞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以后,悲秋成为古代诗词“原型”,被历代诗人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从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抒思妇之怨.到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写亡国丧家之痛;从...
关键词:《登高》 悲秋 品读 中国古典诗词 “原型” 古代诗词 马致远 宋玉 
初中古诗词中的美育探究
《考试周刊》2011年第73期46-47,共2页王旭芳 
中国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对偶工整,铿锵有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易读上口,意境优美,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古诗词 美育 初中 中国古典诗词 韵律和谐 人文资源 审美价值 文学性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浅谈古典诗歌中“杜鹃”意象的审美意蕴
《考试周刊》2010年第37期20-21,共2页韦宏梅 
意象是诗歌创作和审美都不可回避的重要概念,它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解读诗歌的要旨,感受到诗歌的美妙。古代诗歌里描写杜鹃意象的诗歌很多,它作为一种典型的...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杜鹃 意象 审美意蕴 
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及成因
《考试周刊》2010年第29期26-27,共2页朱春雷 
我国古代文论家历来崇尚诗词的含蓄之美。本文重点谈了含蓄之美的呈现方式及其形成的原因。呈现形式主要有:化实为虚;言在此意在彼;借古喻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中国古典诗词之所以崇尚含蓄美,主要有两个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
关键词:古典诗词 含蓄美 成因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在英译中的体现
《考试周刊》2010年第3期34-35,共2页李瑾瑜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能否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立足中国传统的意象理论,结合中外学者从意象角度研究诗歌翻译的成果,对英译中国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翻译原则和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中...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非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