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

作品数:296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胡献国刘占文赵英侠张雯张京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北大学远安县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寒遇腊八,食粥暖心间
《医食参考》2025年第1期36-36,共1页王素菊 
腊八节与腊八粥的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因此,农历的十二月被称作腊月,而十二月初八,便是我们熟知的腊八节。民谤有“腊七腊八,冻死寒鸦”的说法,意指这段时间为一年中最寒...
关键词:七十二候 腊八节 腊八粥 小寒 
“只将食粥致神仙”看雅致宋人如何喝粥养生
《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第3期58-67,共10页李崇寒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在宋人看来,早餐食粥不仅果腹,而且养生,苏曾对食粥赞不...
关键词:《东京梦华录》 养生 煎点 孟元老 推陈致新  
养生美食“粥”被引量:1
《川菜》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史成俊 
粥,又称糜,是一种由稻米、小米或玉米、豆类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粥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据记载,黄帝时期就已经开始用五谷烹制熬粥。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黄帝内经》里专门有一篇就叫做《汤液醴论篇》...
关键词:《黄帝内经》 黄帝时期 养生 美食 五谷  豆类 
食粥善养生
《养生月刊》2023年第11期996-997,共2页陆明华 
粥,实不可小靓。《说文解字》粥字条云:粥,会意字。从米,从二弓。“米”指米粒,“弓”意为“张开”“扯大”。粥也称为糜。糜,稀烂也。两旁有些像两个弓腰驼背的老人,连在一起是老人用米煮粥。
关键词:《说文解字》 会意字  老人 
食粥养胃,要讲究方法
《健康养生》2023年第9期24-24,共1页耿敬一 何富乐(指导) 
国人爱喝粥。不舒服时,人们常说:“喝碗粥,养养胃吧。”其实,喝粥养胃也要讲究方法。否则,反而伤胃。一吃生冷就胃痛,宜喝姜汁粥,平日常胃部冷痛,一吃青菜、苦瓜等寒凉食物,就容易胃痛腹泻,多属于脾胃虚寒。这类人喝生姜粥,可解表散寒...
关键词:解表散寒 养胃 脾胃虚寒 胃痛 化痰止咳 讲究方法 食粥 温中止呕 
食粥家常,温情久长
《时代青年(悦读)》2023年第2期77-77,共1页孙功俊 
粥是大众喜爱之食物。一把米用清水洗净,添水放入锅中,然后用文火慢慢来熬就。平头百姓,一生贫苦度日,以粥为家常便饭,桌上长年累月两盘咸菜,稀粥汤汤地映照出人的影子。
关键词:咸菜 食粥  
中华食粥史
《养生保健指南》2023年第2期66-67,共2页李现 
粥,两个“弓”夹着一个“米”是一种用水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米”指米粒,“弓”意为“张开”“扯大”。“米”与“二弓”联合起来表示“把米粒从左右两边同时扯大”。民以食为天,粥的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历史。...
关键词:中华文明史 人的历史 民以食为天 米粒  
常喝玉米粥有益健康
《老人世界》2022年第12期59-60,共2页刘书哲 
中国人喝粥由来已久,粥也是很多人的早餐选择。有关粥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周书》:“黄帝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可见,在我国喝粥的历史少说也有四千年以上了。食粥养生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早在2500年前,喝粥就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有益健康 《周书》 食粥 治疗手段 喝粥 
早春巧喝汤,食疗保健康
《健康生活》2022年第2期47-48,共2页王延群 
初春时节,气候干燥,中医学认为,春气通肝,春天易使肝旺,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则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因此,春季进补应重在养肝明目。我国民间素有喝汤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用一些食物做汤或煮粥食用,能达到养生益寿、滋补健身...
关键词:肝开窍于目 养肝明目 肝血不足 视物昏花 食疗保健 肝旺 中医学 食粥 
古人的养生粥
《幸福(下)》2021年第10期55-55,共1页唐黎标 
延年益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养生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我们的祖先总结了许多养生的法门,食粥养生就是其中之一。古人认为食粥的好处很多,如养胃气、生津液。多食粥是我国古代老年人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养胃 养生保健 食粥 津液 老年人 延年益寿 我国传统文化 养生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