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教育

作品数:81被引量:15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安琪李立娥冯海英彭丹陈剑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更新性别认知,成为想成为的自己
《山东教育》2024年第23期39-41,共3页赵雪滢 
相对于单性化人格而言,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更佳的性别角色模式。大量研究表明,双性化作为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更有利于幼儿生活适应、情绪能力、自尊、幸福感等方面的发展。绘本所呈现的性别形象及其性别认知是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的重...
关键词:幼儿生活 双性化教育 性别角色观念 性别认知 绘本 双性化人格 性别形象 突破传统 
体育活动预测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基于昆明高校的数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81-89,共9页高春刚 李志强 原方政 宋淑华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20098)。
目的:针对“男性女性化”话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体育活动与性别角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和体育活动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1 030份。通过交...
关键词:性别 性别角色 男性女性化 阳刚之气 双性化教育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途径——以双性化教育为视角
《教育探索》2023年第8期19-23,共5页白雪莹 
随着我国高质量教育不断推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备受关注。幼儿教师既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力量,以双性化教育为视角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优化,对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发展有不同意义,可以使幼...
关键词:幼儿教师队伍 性别结构 双性化教育 高质量发展 
双性化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
《心理与健康》2022年第9期52-53,共2页杨扬 
对很多父母来说,看到女生留寸头、男生做护肤美甲,会感到莫名不适。在他们看来,女孩儿要有女孩儿样,男孩儿要有男孩儿样,一个人的心理性别跟生理性别匹配了,才是对的、是健康的。(知识小链接--心理性别:一个人内心认定的性别归属,就像...
关键词:心理性别 双性化教育 性别标签 
学校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2年第6期180-183,共4页李曦 党文丽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立项课题《女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研究》(JD1143)后续研究成果。
性别化教育与性别中立教育是当前学校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的两种误区,都妨碍了“完整的人”的性别角色塑造,不利于男女两性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超越传统,进行性别敏感教育,因性施教,实现双性化教育,才能真正使男女两性都平等地享有社会...
关键词:学校 性别角色教育 双性化教育 因性施教 
幼儿园教师对双性化教育的认识偏差及对策研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75-77,共3页刘香一 甘少杰 
随着社会公众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双性化教育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趋势,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兼具男性与女性人格优点的新型人格教育,它对于儿童的学习、生活有着不可代替的意义,长远来看,利于儿童养成完满的理想人格。然而,受传统旧...
关键词:双性化 性别角色 幼儿教师 认识偏差 
基于双性化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内部环境初创
《教师》2021年第8期119-120,共2页苏雅婕 
双性化教育以培养双性化人格为目标,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幼儿自小接受双性化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幼儿园环境会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研究双性化教育为起点,尝试创设具有双性化教育特征的幼儿园内部...
关键词:双性化教育 幼儿园内部环境 教育视野 
幼儿教师性别角色与双性化教育的关系研究——基于男女教师的对比被引量:7
《教育学术月刊》2020年第10期52-57,64,共7页胡娟 杨梦萍 金鑫 王肖肖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2020年度科研资助项目(编号:BRA2020122);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青年教师专项重点课题:幼儿教师性别角色与幼儿双性化教育的关系研究(编号:191112462)。
通过对苏州市7个区746名幼儿园教师性别角色及双性化教育进行调查,并对男女教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男女教师的性别特质存在差异,表现为男教师性别特质较为模糊,女教师的女性特质更加突出;男女教师的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存在差异,体现...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 幼儿园男教师 性别角色 双性化教育 
引导家长开展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实践研究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年第6期39-41,共3页吴蕾 
一、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价值(一)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发展关键期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儿童形成性别认同,获得社会文化所认同的该性别的成员应具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根据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关键词:双性化教育 科尔伯格 性别认同 儿童社会化 性别角色发展 幼儿性别角色 教育的价值 幼儿期 
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研究综述被引量:1
《河南教育(幼教)》2019年第11期44-49,共6页赵灼 孙崇勇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成果(编号:JJKH20191037SK)
性别角色双性化既具有男性特征又具有女性特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目前国内外对于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幼儿双性化人格教育及性别刻板印象、教师性别比例失衡、父亲角色缺失对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
关键词:幼儿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双性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