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翻译

作品数:111被引量:19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玉蔷刘剑英王环李学欣邵文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接受美学视角下用典英译研究——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李明慧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宣文本成为世界各国之间对话的重要载体之一,使传播中国文化具有时代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着丰富的用典,译者如何翻译典故显得尤为重要。以接受美学为视角,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从语言习惯、审美需求、文化差异...
关键词:接受美学 典故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外宣文本 
关联理论视角下典故翻译研究——以《长生殿》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2期513-516,共4页黄思威 
作为传统戏剧,《长生殿》反映了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风貌,有着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典故的使用成就了该作品的艺术特质,且成为了翻译的难点。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深入探索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对该作品的翻译,归纳相关典故翻译手...
关键词:《长生殿》 关联理论 典故翻译 
从《五美吟》英译本论典故翻译陌生化效果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11期695-700,共6页王华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内容翔实,用语考究。尤其在诗歌方面,不仅做到了平仄韵律,更是字字珠玑。在反映典故的同时,也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色彩,《五美吟》就是其中之一。“陌生化”作为一种效果,一种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关...
关键词:《五美吟》 典故翻译 陌生化效果 
“互文”视域下《威尼斯商人》汉译本中典故的翻译与研究——以朱生豪、梁实秋、方平、傅光明四译本为例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8-108,共11页刘诗萱 
文学典故往往言辞简练、含义深刻,能彰显一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独特魅力。因此,典故的翻译难度较高,很考验译者的功底。《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讽刺性喜剧,剧中引经据典,巧妙运用大量与《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形成互文关系的典故...
关键词:互文性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典故翻译 
“互文”视阈下《仲夏夜之梦》汉译本中典故的翻译研究
《海外英语》2024年第16期49-51,共3页张静仪 
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分析的热门,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译者。中国众多译者中,朱生豪、梁实秋、方平、傅光明四人最为读者所知。四位译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翻译风格迥异,但他们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浓厚兴趣、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在翻...
关键词:典故翻译 《仲夏夜之梦》 《圣经》 古希腊罗马神话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宋词典故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宋词三百首》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龙美妤 
典故以典雅含蓄、言简意赅的方式展示诗歌独特的语言魅力,在中国诗歌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以许渊冲翻译的《宋词三百首》为研究文本,运用交际翻译理论,从人物身份、文化喻义、语言形式等三种翻译方法对宋词典故翻译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际翻译 《宋词三百首》 典故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典故翻译研究——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检索数据分析
《新丝路(中旬)》2023年第5期0106-0108,共3页傅婷 
文章通过自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汉英平行语料库,分析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成语典故、历史典故、文学典故和文化典故四类典故的使用情况以及典故英译情况。研究发现,译者采用了直译、省译、增译、意译及变译五种手段进行了...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典故翻译 语料库 
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蒙学典籍中典故翻译研究--以《幼学琼林》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5期172-174,共3页徐雨 
文学典故是典籍中的精华,其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的特点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向今人讲述一个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使世人警惕着前人的谬误,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幼学琼林》作为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涉及众多成语典故,对培养儿童品格,提...
关键词:文化翻译理论 《幼学琼林》 典故翻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典故翻译研究——以《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2年第11期2565-2570,共6页郭野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含有大量典故。本文选取沙博理和登特杨两个译本为例。典故翻译对译者来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两个英译本中的典故翻译,评判其典故翻译的...
关键词:关联理论 典故翻译 《水浒传》 
政治文献中典故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被引量:8
《外语学刊》2022年第3期74-78,共5页付佳楠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文化视域下的东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学科体系建构”(19ZDA290)子项目“丝绸之路涉华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译者和读者是翻译主体研究关注的对象,而主体间性研究则主要着眼于翻译主体间的对话、理解过程。翻译的主体间性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这两个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对话”就是“视域融合”的过...
关键词:视域融合 主体间性 政治文献 典故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