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

作品数:14401被引量:28227H指数:6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庞海芍黄俊杰冯惠敏周建新周德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教文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通识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基于资源的主题式学习的设计和实践
《科教文汇》2025年第7期87-90,共4页张伟平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培育基地“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技术应用方向)”省级重点课题“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通识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XJK23AJD052)。
高校通识教育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该文构建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通识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内容层和方法层。内容层呈现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方法层包括多种学习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操练练习...
关键词: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 信息化教学模式 意义建构 
高职院校通识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痛点及破解路径——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
《科教文汇》2025年第7期152-155,共4页李姝环 
乐山师范学院高校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024年度课题“通识课实施课程思政的现实痛点及破解路径——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SJZX241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院校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课程。目前,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面临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资源凝练不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素养能力不足、保障激励机制不力等现实痛点。为此,该课程思政需要更新理念、凝...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 现实痛点 破解路径 
OBE理念在自然科学类通识课教学中的实践——以武汉大学“地下水与人类文明”课程为例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24年第12期78-81,共4页黄爽 谢华 查元源 
武汉大学3.0版通识课程建设项目子项目“地下水与人类文明”。
通识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非专业学生开展自然科学类通识课,对教师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挑战。该文以武汉大学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地下水与人类文明”为例,以OBE理念为指导开展课程建设,以“四通六识”...
关键词:OBE理念 自然科学 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 
多模态赋能史学通识教育的思政导引模式
《科教文汇》2024年第8期64-67,共4页宋健楠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多模态视角下外语专业通识教育大思政课创新实践研究——以《中外文明史》英语课程为例”(22BYDSZ08)研究成果。
该文探讨了多模态在史学通识课程中的赋能原理和实施模式,分析了基于多模态信息的供给、推理、构建和合并过程。与传统依托文本的课程思政教育不同,多模态资源本身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课程思政的引导重点在于利用...
关键词:多模态 史学通识课 课程思政 目标 
新医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临床药理学教学的探索和思考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24年第4期116-120,共5页常艳 王春 汪庆童 张玲玲 严尚学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0671,2021xsxxkc124);安徽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kcszsfkc209);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22jyxm711);安徽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szsfkc052);安徽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2022xxsfkc016,2022xssfkc014,2022hhsfkc017);安徽医科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xjstk06)。
该文探索了在新医科背景下临床药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打造跨学科优质师资团队、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等途径,全方位把爱国情怀、人文精神、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以期培育新...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 新医科 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通识选修课混合式教学创新研究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23年第1期1-7,共7页毛中明 马珠 
中南民族大学2020年教研项目“‘全人教育’视域下通识选修课程的O2O教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X20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嵌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新实践;混合式教学是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重构教育教学形态的新探索。两者相融互促成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通识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价...
关键词:课程思政 通识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三全育人 战略推演 
混合教学模式下通识选修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旅游美学为例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23年第1期8-11,共4页张晓芹 孙磊 尚宏芹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旅游美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202102629072);菏泽学院2021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美育类通识选修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以旅游美学为例”(JG2021048);山东省教育厅本科教改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基础生物学课程群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研究”(20210629)。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路径。通识选修课程是高校贯彻通才教育理念、实现综合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于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旅...
关键词:公选课 思政教育 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2
《科教文汇》2022年第23期37-40,共4页张家旗 刘晏男 周在祥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理工科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1YB0122);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0187/13501050025)。
通识教育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互联网+教育”的理念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该文以河南省部分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例,通过对部分师生及教务管理人员的访谈...
关键词:互联网+ 通识教育选修课 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 
通识教育背景下生命科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改革——以浙江大学为例被引量:1
《科教文汇》2022年第7期67-70,共4页张丽 
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山东省省属本科院校产业链、专业链、人才培养价值链动态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Z06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通识教育中,实验课的价值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浙江大学通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将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层次化。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体验法让课堂变得更加鲜活,运用启发法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运用“抽丝剥茧”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社...
关键词:生命科学 通识教育 生物实验 课堂 
低年级本科生人工智能通识选修课教学方法研究被引量:4
《科教文汇》2022年第3期63-66,共4页武鹤 何友谊 
湖南文理学院校级教改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YB2002);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背景下二本院校《人工智能》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01007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深度学习的对手真实模型判别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17031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各高校纷纷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文章根据人工智能课程的特点,分析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时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改革方法,比如:优化教学内容;借助AI Studio学习平台,利用深度...
关键词:人工智能 通识课 深度学习 AI Studio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