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模型

作品数:127被引量:41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全九孙晶赵会群刘小雄章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坐标
《初中生天地》2024年第17期44-46,共3页刘合谱 石丹 
已知平行四边形三个顶点的坐标,求第四个顶点的坐标,通常的解法是从几何的角度考虑问题,推导出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但这样做的问题是画不出符合要求的所有点,经常会遗漏某些情况那么,能不能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代数模型,直接套用公式计算...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 顶点坐标 代数模型 套用公式 点的坐标 
代数模型在几何直观视角下的建构与运用——由一道中考试题的“一题一课”设计说起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2022年第12期46-51,共6页姜晓翔 
2022年浙江省教研课题——“双减”下初中数学分层项目化作业的实践与研究(G2022131).
“一题一课”是教师把一道题、一个基本图形或一种基本方法等原始材料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素材,并在深入解读和挖掘其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维预设、有效串联进行教学的一种复习课型.“六环”解题教学法可实现课堂结构和教学形态转型,促进学...
关键词:生长理念 一题一课 “六环”解题教学法 几何直观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被引量:1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0年第11期8-8,共1页樊小琴 
代数式是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是后续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习方程、函数、不等式等代数模型的基石.人教版数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92页的"实验与探究"有如下内容:我们知道分数1/3写为小数...
关键词:无限循环小数 代数模型 运算符号 后续学习 代数式 实验与探究 七年级上册 不等式 
建构知识体系 提升学科素养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0年第10期9-10,共2页薛莺 陈锋 
代数式是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是后续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习方程、函数、不等式等代数模型的基石.在分母不含字母的代数式中,我们把那些含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单...
关键词:合并同类项 学科素养 代数模型 运算符号 代数式 后续学习 单项式 整式的加减 
初中数学函数与几何综合题解题策略研究被引量:5
《中学数学(初中版)》2019年第10期76-77,共2页朱刚 
初中数学几何与函数综合问题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在解题时需要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这类综合题的常见思路就是数形结合,化动为静,通过图形特征结合函数表达式,构建代数模型,采用函数方法解决.一、“函数—几何”综合问题解题策略分...
关键词:图形特征 数形结合 函数方法 函数表达式 代数模型 函数综合 解题策略 问题剖析 
突出数式之间联系 培养数学建模能力——例谈考查建立代数模型解答实际问题的四种方式被引量:2
《中学数学杂志》2019年第10期50-53,共4页董红霞 李树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把初中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这些内容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是用于表示、交流与解决问题的工具,广泛用于表...
关键词:代数模型 数学建模能力 解答 培养 突出 数学课程标准 方程模型 函数模型 
构造代数模型解三角题
《中学生理科应试》2019年第5期16-17,共2页周华 
在求解三角问题时,如果能够根据式子的结构特征,联想相关的代数知识,构造出相关的代数模型,可把三角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利用熟悉的代数知识便于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代数模型 三角题 构造 三角问题 结构特征 代数问题 问题转化 知识 
建立数与代数模型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实际生产生活有关的中考题析解
《中学数学杂志》2018年第4期51-53,共3页朱忠 
教材中关于"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分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以及"函数"三大"模块".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于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函数、不等式等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代数模型 应用意识 中考 生活 生产 学生 培养 学习目标 
由一道中考压轴题引发的思考(初三)
《数理天地(初中版)》2017年第4期27-28,共2页李光红 
例如图1,若二次函数y=√3/6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2,O),B(3,0)两点,点A关于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的对称点为C.
关键词:正比例函数 二次函数 说明理由 平面直角坐标系 向点 对称点 原命题 存在性问题 代数模型 约束条件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的建模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年第1期6-8,共3页胡娴 
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过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解应用题习惯了用算术方法,若要突然地插入改变这种习惯的新方法,必须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新...
关键词: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建模思想 算术方法 方程方法 代数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