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翻译理论

作品数:24被引量:5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魏东峰吴义诚张映先许威治陈玉萍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民族翻译》《英语世界》《中国校外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西翻译理论比较研究
《现代英语》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宫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的(乃至人类)文明首先应归功于翻译工作者[1]。翻译学需要认真对比中西方的翻译理论。通过对比,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情况,以及其在整个人类翻译历史中的地位。通过横向比较不同翻译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 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 
翻译理论怎样帮助翻译实践
《英语世界》2017年第9期4-5,共2页叶子南 
介绍了这么多中西翻译理论,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难道从事翻译实践的人非得学习这些理论吗?回答应该是很明确的:译者并非一定要学习翻译理论。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支持这个回答,比如一些公认的优秀翻译家并没有系统地学习翻译理论,特...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学习 翻译家 译者 译著 
从《春怨》译本管窥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
《海外英语》2016年第21期134-135,共2页石颖 
该文以《春怨》的中西方译本为例,采用例证研究的方法找出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并由表及里地深入到共性差异。试图在找到差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提供思路。
关键词:春怨 中西翻译理论 差异 展望 
《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简介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贺爱军副教授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该著以译者主体与主体性为研究对象,博采中西翻译理论,构建了社会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探究了佛经译者主体和西学译者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及客观受动性,进而揭示语言背后...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话语分析 社会 科学出版社 简介 中西翻译理论 外国语学院 主观能动性 
从道安与奥利金的文献研究看中西翻译理论的萌芽被引量:2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109-112,共4页蒋哲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综合语言活动的翻译研究--以三至五世纪佛教和基督教的跨文化发展为例"(项目编号:13YJC740036);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注疏翻译创作--三至五世纪佛教与基督教的跨文化语言活动研究"的部分成果
文献研究是学术的根本,它与三、四世纪中西翻译研究的关联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当时的僧侣道安与奥利金出于宗教解经目的对经本开展了切实的收集整理与校勘工作,并做了初步的文本对比研究。经本实际就是译本,他们的工作既使原本的地位...
关键词:文献 翻译研究 道安 奥利金 
《“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评介
《民族翻译》2014年第3期92-96,共5页加依娜.木拉提 何丽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码2013JBM113)"阶段成果之一
本文介绍了谢思田编著的《"信、达、雅"重构视界下的中西译理融合》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该书描述了在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重新构造视界下的中西方翻译理论融合。
关键词:“信、达、雅” 重构 中西翻译理论 融合 
有关中西翻译理论相通性的探讨
《大家》2011年第22期221-221,共1页谢匀 
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自从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理论也就沿着各自的轨迹逐步发展成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翻译理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策略 相通性 翻译原则 语言活动 翻译方法 翻译活动 翻译思想 中西译论 文化交流 
中西翻译理论中“忠实”对比
《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5期18-19,共2页柳彩娥 
中国翻译史包括传统翻译史和现代翻译史,分水岭就是新中国的成立,为翻译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方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也源远流长,据现有的文字记载,历时已达二千余年,几与我国翻译史同龄。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本世纪与日新月异...
关键词:西方理论研究 中国翻译史 忠实性 
从文化差异看中西翻译理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113-115,共3页马海东 
本文把中西翻译传统与各自的社会文化体系加以讨论,来论述各个翻译理论和实践传统都受制于所属的社会文化传统理念。文章认为,中西翻译实践和理论传统之所以互不相同,是由于作为各自发展先决条件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哲学等方面互不相同...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 文化差异 比较研究 
中西翻译理论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被引量:2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59-162,共4页谢志辉 刘庆 
长沙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DJJ-08020110
任何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和西方的翻译理论中,都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翻译活动普遍认为就是将原文的信息或内容转换到译文中来,而原文的形式则无关紧要。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 重内容、轻形式 文学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