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课程

作品数:582被引量:38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林惠方新陈汉清时慧娜杨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学研究院河南大学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基础教育课程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发展性学力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2017年第13期29-32,共4页郭子超 张明琪 
基金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测评——以语数外为例(TJJX16-007)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自身感性经验和理性分析,综合运用多元化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社会、自然、文化等问题,具有实践指向的综合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有助干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发...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发展性学力 学生主体 培养 社会生活 综合能力 综合性课程 感性经验 
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基础教育课程》2016年第14期56-58,共3页王善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下主要的教学目标。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就是一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转变传统的教育发展观念,创新教学模式非常必要的。思维可视化技术将教学目标和学...
关键词:可视化技术 品德形成 思维能力 社会学科教学 小学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综合性课程 
构建社会化、生活化的社会课堂——以《火灾发生时》一课为例
《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第23期69-70,共2页尹璐 谭苗苗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以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带有显著的社会化、生活化的学科特征。本文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了安全健康地生活”主题下“...
关键词:社会课堂 生活化 社会化 火灾 《品德与社会》 综合性课程 社会性发展 小学四年级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微型课题”式学习初探被引量:8
《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第12期8-9,17,共3页马玉 张毅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初中专项重点课题:“农村初中生‘微型课题’研究中指导策略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E-b/2011/013
"微型课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系列问题作为课题,以已知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建构知识体系为指向,探究真实问题为指针,以期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态。[1]题活动过程强调学生主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主动学习 课题 初中 微型 学生主动参与 知识体系 综合性课程 
修订使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功能更加凸显
《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朱可 
在十年的新课程推进过程中,不少教师仍然普遍纠结于以下问题:如何认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学科功能?如何通过综合性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性思维?如何在学科能力培养与综合思维拓展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课程功能 修订 学科功能 思维拓展 能力培养 综合性课程 社会课程 
怎样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兼议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使用
《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7期36-37,共2页谭苗苗 
品德与社会课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既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同...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社会课 北师大版 综合性课程 教材 小学中高年级 社会主义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教育科学出版社《艺术》教材特色解析被引量:1
《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10期40-42,共3页杨立梅 
艺术课程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科版《艺术》教材的编写以《九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和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为学生的艺术成长提供了一份充满激...
关键词:教育科学出版社 《艺术》 教材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艺术课程标准 解析 九年义务教育 综合性课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