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外之旨

作品数:160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世德田龙过陶礼天袁洁玲王璐璐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深圳大学复旦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味外之旨 话外之音
《教学考试》2024年第41期4-8,共5页成宝东 
“趣味语用”栏目植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丰富的语言实践,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语...
关键词:实践体验 语言实践 味外之旨 拓展延伸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 知识积累 阅读和写作 
弗罗斯特小诗《牧场》有大美
《最小说》2024年第6期7-11,共5页谭家善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牧场》一诗,只有八行,还包括一个括号和两个重复的句子,可谓微型小诗了。但它有大美:首先,是淡而有味的富于变化的节奏和声调,这淡而有味的声调,成就了古代美学家司空图提出的一个诗的“全美”标准,即“味外之旨”...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牧场》 淡泊之美 味外之旨 
现代派新诗意象与唐宋诗词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0期153-154,共2页陈学祖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从内心深处秉持着对唐宋诗词的热爱之情,使之成为其诗歌审美心理的“前结构”,因而其诗歌创作大量吸取与运用唐宋诗词意象,并与西方诗歌意象相融合。这种意象意境化的追求,是吸收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意象与中...
关键词:唐宋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 象外之象 诗歌审美 诗歌意象 现代派诗人 味外之旨 情景交融 
绝句易写难工
《中华诗词》2023年第9期66-67,共2页李增山 
古人云:绝句易写难工。易写,指其短小又无对仗等硬性要求,写起来方便。难工,指其短小而不易辞达,很难写出上佳之作。“盖绝句之作,本于谐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
关键词:辞达 司空图 味外之旨 千变万状 绝句 对仗 硬性要求 难工 
鼓·琴(片段)
《钢琴艺术》2023年第5期61-61,共1页于杨(曲) 
《鼓·琴》灵感来源于《诗经》中《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作者对诗中乐境进行想象,运用钢琴的现代特殊演奏技巧,强调乐曲横向线条运动势态的延绵及发展,将“声”与“乐”结合,以求与几千年...
关键词:味外之旨 乐境 韵外之致 特殊演奏技巧 古乐 古琴 鼓琴 弦外之音 
豆腐如何成为“清廉方正客”
《廉政瞭望》2023年第3期25-27,共3页李格 
在讲究“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饮食从来不仅仅是营养或美味,而是包含了太多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因此即使是方寸之间的豆腐也大有乾坤。饮食书写是中国文人恒久的雅致偏好,在文辞墨痕中留下了市井生活美学、各类养生实践以及...
关键词:传统美食 市井生活 士大夫精神 味外之旨 豆腐 韵外之致 方寸之间 文人学者 
千年辉煌话陕菜
《新西部》2023年第1期8-17,共10页田龙过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长安,历经政权更迭、历史动荡,其饮食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以食论政、以味论食、求“味外之旨”的显著变化。后都城时代的西安饮食文化吸收了历史的韵味,开始返璞归真并逐渐成形。振兴陕菜,标志着长安饮食文化自觉、自信时...
关键词:饮食文化 陕菜 味外之旨 政权更迭 返璞归真 十三朝古都 历史脉络 长安 
读诗须知味外味:阐释学视域下的以味解诗与多元理解研究
《中国美学》2022年第2期3-15,共13页李有光 
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项目“中国历代诗话中的文学解释学理论话语与阐释实践的史料辑录、类编与研究”(20BZW014);2020年度湖北省高校社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诗学历代接受文论史料的辑释、整理与研究”(20ZD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古典美学范畴里,“味”是在批评实践中运用最为普遍也最能体现中国美学富于感性、直觉等特点的方法论话语。从审美理解的角度看,“味诗”就是在放逐语言文字和可以条分缕析的意义的基础上,而选择以个体的感性体验去直接品味诗文本中...
关键词:中国阐释学 以味解诗 审美理解 味外之旨 
长安饮食文化的演变特点及其理想与追求
《西部学刊》2022年第11期5-8,共4页田龙过 
周秦汉唐的长安饮食文化经历了饮食文化政治化、饮食文化官僚权贵化和饮食文化诗意化三个阶段,以食论政,以味论食,求“味外之旨”是三个阶段的特点。唐以后长安城的衰落导致长安饮食文化的历史终结,明清乡饮酒礼的兴盛与关学的合流促使...
关键词:长安饮食文化 以食论政 以味论食 “味外之旨” 理想 追求 
论司空图的“韵味”说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8期37-40,共4页袁炜 
司空图的“韵味”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分别对诗歌语言和思想的要求。“韵味”说的审美形象特征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审美意境特征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必然要求“思与境偕”。“韵味”...
关键词:司空图 “韵味”说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