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汇

作品数:8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曹振国赵长河黄红云张炜余耀清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兴化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文教学中的词汇问题
《学语文》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储泰松 
词义理解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文本理解的根本问题。确定词义主要有查阅古代工具书和古代注疏、分析字形、考察语境三种方式;认识词义的变化有规律与路径、浑言与析言两个维度。词义的理解之所以出现偏差,往往是以今律古、词...
关键词:文言词汇 词义辨析 意义来源 文言注释 
理解特殊的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
《初中生辅导》2024年第18期4-5,共2页
考点概述。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以、而、也、其等文言虚词,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文言句式,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考常涉及的考点,多以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和句子节奏划分等题型出现...
关键词:文言虚词 倒装句 句子翻译 文言句式 词语解释 文言文教学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弱语境”下初中文言词汇的识记和迁移策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39-41,共3页徐华玉 
当前初中文言文词汇教学效率低下,费时耗力地记住了某个词义,却不能学以致用,文言词汇已成为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瓶颈”。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出发,从“弱语境”的视角探讨激活“语用”环境、拓展“语用”空间和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词汇 弱语境 语用 学习迁移 
因果引申在高中文言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朱丽师 陈佳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复杂句的历史演变研究”(课题编号:21CYY024);湖北大学2023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优化汉字教学与促进学科语文研究生专业素养的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因果引申是汉语词义演变的重要路径。根据源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引申可区分为“由因及果”和“由果及因”两种。高中文言词汇的课下释义,有相当比例是通过因果引申演变而来。因此,将因果引申引入进高中文言词汇教学...
关键词:因果引申 文言词汇 词义系统 
基于词频统计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文言词汇教学研究——以2011年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被引量:1
《教育科学论坛》2020年第36期53-57,共5页刘雪扬 
对苏教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文言篇目的词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文言高频词汇在文言文本阅读中的基础地位,及其和现代汉语常用字使用中较大的一致性。基于研究分析,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以文言常用词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文言常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 语文教学 文言文 词频统计 
如何借助成语理解文言词汇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2020年第7期33-33,共1页张秀兵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词汇,是历经千百年锤炼而成的形式简练、语意精辟、内涵深刻的固定词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打开文言文知识之门的一把钥匙。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利用成语理解文言词汇。一、利用成语识记通假字随着时代的变迁...
关键词:固定词组 通假字 识记 成语理解 望文生义 文言文 文化瑰宝 
我觉得文言词汇很有味道,但又没能力通篇用文言文写文章,想在写作文的时候穿插使用几个文言词汇可以吗? 会不会被认为是半文不白?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2020年第6期47-47,共1页周刚 
"墨伦"同学发来邮件提问文言词汇典雅庄重,古色古香,相比白话文更为简洁凝练,在写作时如能恰当地运用,能够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但是,生搬硬套、一味堆砌词藻、滥用不贴切的典故是不合适的,这样就...
关键词:文言文 写作文 白话文 文化内涵 写文章 
中学语文文言文词汇教学策略微探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0年第5期22-22,113,共2页王庆华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文言文教学的难度首先体现在对文言词汇的理解上。因此,文言词汇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究文言词汇教学的策略:调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区分不同类型的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词汇 教学策略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学语文》2019年第4期18-20,共3页杭起义 
[教学目标]1.理解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个性品质;2.学会运用循环阐释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3.掌握有关文言词汇,了解本文结构特点。
关键词:《五柳先生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个性品质 文学作品 文言词汇 
走原始之路,品原汁之味——浅谈文言文词汇理解的基本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C)》2019年第5期63-64,共2页沈志珍 
我国有着数千年悠久灿烂的文化史,积累了丰富的优质传统文化。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编著了简单浅显的文言文,旨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开始逐步接触我国传统的优质文化,并相机感受文言文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规则,...
关键词:前后联系 实践迁移 辨析丰盈 文言词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