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马铃薯

作品数:111被引量:59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庆国赵晓燕胡文忠韩育梅宋留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瓜菜》《武汉轻工大学学报》《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5年第6期74-81,共8页刘莉 陈华 廖宏钰 杨一峰 李欢欢 孟远杰 邓浪梅 
茅台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项目(mygccrc[2022]093);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遵市科合HZ字(2021)327号);202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4625001X)。
该研究对鲜切马铃薯进行保鲜膜包装、真空包装、0.3%茶多酚浸泡、0.4%柠檬酸浸泡、0.1%D-异抗坏血酸钠浸泡、超声处理、微波处理,通过检测各项理化指标,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马铃薯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包装组中保鲜效果较好的是真空包装...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 保鲜 浸泡 包装 杀菌 
NaCl联合超声波处理对鲜切马铃薯氧化褐变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2025年第1期1-4,9,共5页张艳艳 王宁 张春燕 闫陆飞 王艾丽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鲜切马铃薯加工技术研究”(YF-2021-16);榆林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实验室建设项目(YF-2021-15)。
探究NaCl和超声波联合处理(N+US)对鲜切马铃薯氧化褐变的控制效果,为低钠盐条件下超声波技术在鲜切马铃薯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以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以未处理样品作为对照,分别对鲜切马铃薯进行20 min的NaCl处理(N)、超声处理(US)...
关键词:超声波 氯化钠溶液 鲜切马铃薯 氧化褐变 贮藏品质 
漂烫温度和时间对鲜切马铃薯产品外观品质的影响
《四川农业科技》2025年第1期89-93,共5页罗静红 唐月明 罗芳耀 杨艺雯 高佳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5ZNSFSC1069);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57)。
色泽和质地特性是评价鲜切果蔬产品质量和商品性的重要指标,文章以鲜切马铃薯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漂烫温度和时间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室温货架贮藏期色泽(L*、a*、△E值)和质地的影响,以寻求最有利于保持其商品性的漂烫工艺条件,为鲜切马...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 漂烫温度 漂烫时间 色差 质地 
不同处理对贮藏期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作用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孟霏 任红霞 贾靖 王昕昕 李国琴 宋小青 朱洪梅 额日赫木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33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70166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010118005)。
为探究天然护色剂对鲜切马铃薯的作用效果,采用10 g/L柠檬酸(citric acid,CA)、6 g/L甜菜碱(betaine,GB)和6 g/L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为材料,以鲜切马铃薯的褐变指数值(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 酶促褐变 柠檬酸 甜菜碱 茶多酚 
苦瓜多糖/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对鲜切马铃薯的保鲜研究被引量:1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24年第2期27-33,41,共8页乔勤勤 王玥 孙雪婷 张乐乐 刘艳红 季春艳 李双芳 刘生杰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2213619004);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211361910、s20221361913);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FXG2021ZY02);阜阳地方农产品食品工艺开发科研创新团队(编号:FX2020KCT02);安徽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编号:2023AH052855、2023AH05285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编号:gxyq2022190);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青年人才重点项目(编号:2021XGRCXM004).
以天然抗菌物质苦瓜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制成涂膜保鲜剂是一项新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鲜切马铃薯为实验材料,采用苦瓜多糖和不同浓度的大豆分离蛋白制成的复合涂膜液处理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对感官评价、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
关键词:苦瓜多糖 大豆分离蛋白 鲜切马铃薯 保鲜 
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马铃薯条保鲜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24年第5期201-203,207,共4页季春艳 张云云 贺荣 刘艳红 李双芳 乔勤勤 刘生杰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2023AH-052855,2023AH052854);安徽省教育教学一般项目(2020jyxm1421);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20sjjd089);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22XGJX04、2021FXJY05);阜阳地方农产品食品工艺开发科研创新团队项目(FX2020KCT02);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361913、s20211361910、s20211361904)。
采用鲜切马铃薯条为主要原料,分别对其进行63℃热处理、护色剂浸泡处理、复合涂膜浸泡处理、乳酸链球菌素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组,置于4℃冰箱内低温保存3 d,每12 h测定失重率、褐变度、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等指标。...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 保鲜 复合涂膜剂 护色剂 乳酸链球菌素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制备及保鲜应用被引量: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杨燕燕 朱帅杰 徐亿能 顾宇 翟立公 卫兰兰 
安徽省重点研发项目(202104f06020007);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21A0888);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2021d06050001);安徽科技学院校级重点项目(2021zrzd12);安徽科技学院人才基金(SPYJ200200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879050)。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β-环糊精(β-CD)为基材,加4%的D-异抗坏血酸钠作为抗氧化剂制备可食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并对鲜切马铃薯涂膜保鲜。结果表明,β-CD能够与SPI发生交联,提高基质的相容性,使可食膜...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 Β-环糊精 D-异抗坏血酸钠 鲜切马铃薯 保鲜 
弱酸性电解水用于提升鲜切马铃薯安全品质的研究被引量:2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第1期197-205,共9页李玉梅 程建新 葛霞 田世龙 李守强 田甲春 李梅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3CXNA004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9-P26);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支撑项目(KJZC-2023-5)。
目的探究弱酸性电解水和自来水处理的鲜切马铃薯在室温贮藏条件下不同时间段内品质的变化。方法模拟现代厨房贮存模式,经弱酸性电解水和自来水处理的鲜切马铃薯在室温(25±0.5)℃贮藏环境下,贮藏0、7、14、21、28、35h时,检测其感官、...
关键词:弱酸性电解水 鲜切马铃薯 安全品质 微生物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γ-氨基丁酸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现代食品科技》2023年第10期178-184,共7页甘婉莹 邓孟胜 张杰 李昭玲 童凯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698);四川轻化工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8RCL26)。
为探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10、15、20和25 g/L)GABA溶液浸泡处理鲜切马铃薯片,通过测定各处理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水分、总酚、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等指...
关键词:鲜切 马铃薯 Γ-氨基丁酸 贮藏品质 
鲜切马铃薯加工及货架期品质控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瓜菜》2023年第10期10-15,共6页王海艳 田国奎 王立春 李凤云 潘阳 庞泽 丁凯鑫 郝智勇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0YYYF004);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CARS-09-ES37)。
过去马铃薯加工以淀粉、全粉为主,随着鲜切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马铃薯的鲜切产品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酶促褐变现象,导致鲜切马铃薯品质下降,因此如何抑制褐变发生来保障货架期品质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总结了从清...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 加工 货架期 保鲜 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