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纪

作品数:2196被引量:114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爽王环宇王晓明杨光夏兵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校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惩罚教育”在雷池边缘行走
《学校管理》2015年第4期8-10,共3页姚君丹 
近年来,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强调家长、教师蹲下身子与儿童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但是,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该怎么办?今天,教育困境令人深思,教育路径与通道需要探...
关键词:惩罚教育 挫折教育 赏识教育 激励教育 教育困境 社会舆论 宽松自由 惩罚方式 校纪校规 教育路径 
抓好校园安检 夯实平安之基
《学校管理》2015年第2期31-31,共1页王鹏 
特教学校的学生,是一些在智力、听力和视力等方面存在一种或几种生理性缺陷和障碍的儿童。安全信息采集渠道的缺失,使安全意识差、自护自救能力欠缺等,成为这些孩子的共性问题。因而,这群孩子在学校接受康复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和安...
关键词:特教学校 学校安全管理 康复教育 信息采集 自救能力 校规校纪 安全隐患问题 检查性 主人翁责任感 
谈学校管理中的宽与严
《学校管理》2014年第2期26-27,共2页姚强 
我们常听到关于学校管理的议论:某某学校纪律严明,校长从严治校;某某学校"以人为本",制度宽松,教职工自由轻松。对"严"的学校有赞的:学校要严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也有贬的,不能太严,否则太死板,不利于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宽...
关键词:学校管理 学校纪律 和谐发展 中青年教师 活动组织 考核办法 发挥积极性 主体实践 七八 学校教育 
践行“精致”理念 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管理》2013年第4期22-23,共2页王化连 
学校管理"粗放",是导致办学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粗放"型管理不仅会造成学校人、财、物的浪费,还会导致学校各项工作效率低、质量差。近年,我校将"精致"理念渗透于校园、硬件、制度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由"粗放"...
关键词:学校各项工作 学校管理 教学活动 精致化 教学常规 制度建设 教学管理方面 校风校纪 集体备课 教师 
是是非非话惩戒
《学校管理》2013年第1期45-46,共2页刘春芹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必须理性地认识"惩戒"。教育中的惩戒应该建立在对学生爱的基础上,以教育为目的,结合教育方法,利用合理合法的惩戒手段,对学生的错误公平公正地进行纠正,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正确的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有着本质的区...
关键词:教育方法 教育过程 法律意识 校纪校规 学校教育 正面意义 变相体罚 过失行为 身心发展特点 赏识教 
中职男女生不当交往的弊端及矫正策略
《学校管理》2013年第1期52-53,共2页刘玉新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发育的不断成熟,会伴生出对异性的好奇和好感,于是,萌动的青春心理开始有了不能轻易察觉的系列隐秘活动,而多数学生的这些活动也绝对不会像成年男女一样公诸于众。科学地看,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
关键词:矫正策略 成年男女 校园电视台 校园文化生活 学校教育 生理发育 成长规律 心理过程 学校纪律 愉快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和谐德育被引量:1
《学校管理》2011年第5期48-49,共2页李茜 
德育和谐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二是德育必须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给学生话语权。这就决定了构建和谐德育必须注重非技术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重教学"场"的营造。
关键词:班级工作 非技术因素 功利色彩 教育合力 集体观念 智力因素 思想动态 班集体建设 班风 学校纪律 
班级文化创建五步走
《学校管理》2011年第1期54-54,共1页李茜 温志旺 
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提升学校的影响力。从接手新班开始,在对班级情况和学生特点做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后,我把创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管理的切入点。一、确定班名、口号和班级目标...
关键词:班级文化 教育力量 班集体 班风 教室环境 竞争氛围 班干部 校规校纪 文化色彩 激发性 
换个视角看“教育惩戒”
《学校管理》2010年第6期46-47,共2页余耀清 
教育本身是多元的,惩戒和赏识都是一种教育方式,缺少任何一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就不完整,而现在的学校越来越过分地强调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提倡少用惩戒手段,甚至反对惩戒。这种偏颇的提法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以免使教育走向另一个...
关键词:教育方式 激励教育 赏识教育 教育走向 违纪学生 传统教育 校纪校规 因事而异 别人家 教育教育 
特殊学生“特殊”在哪里?
《学校管理》2009年第6期44-44,共1页许锟 
每所学校都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习上是弱势群体,在纪律上,"木桶效应"中最低的那几块无疑代表的是他们,他们往往是一所学校纪律好坏的风向标。他们大都在开学初表现的好一点,不久就会露出自己的"小"来。
关键词:学校纪律 木桶效应 教育主阵地 一所 年级组 德育处 第一时间 社会环境 科任老师 初中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