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作品数:1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更多>>
发文主题:阅读教学品德行为生命个体表达欲望心理学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教育》《辽宁教育》《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社会心理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化整合”教好低段阅读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年第41期265-265,共1页李茜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母语教育的起步阶段发挥着奠基作用,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
关键词:阅读教学 优化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 读书习惯 口语交际教学 小学语文 奠基作用 起步阶段 
展示——儿童“主动”习作的需要
《教育革新》2014年第1期60-60,共1页李茜 
多年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认为费时低效;学生作文感到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只能咬笔杆子。细细琢磨我们会发现:除了学生的因素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尊重儿童的劳动成果,没有让儿童享受到写作应有的快乐,未能激发出儿童...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习作教学 写作资源 文通 喻句 冈斯 表达欲望 极度疲劳 校园广播 写作过程 
采情感体验之花 酿品德行为之蜜
《辽宁教育》2013年第10X期67-69,共3页李茜 
道德,只有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的一切认知的源头是感知,感知的积累就是体验,体验是一切高级认知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品德行为 自然活泼 品德课堂教学 高级认知 道德品质 生命个体 精神财富 道德知识 学习过程 道德认 
刍议写字教学的策略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3年第8期22-22,共1页李茜 
一、及时纠正,养成习惯  所谓“习惯”乃天长地久之功,而绝非一时之力,这就要求教师以耐力去培养耐力,以恒心去培养恒心,以毅力去培养毅力,从而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即“头正、身直、脚放平,...
关键词:写字教学 合体字 
采情感体验之花 酿品德行为之蜜——品德与生活教学浅见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年第7期11-12,共2页李茜 
人的一切认知的源头是感知,感知的积累就是体验,体验是一切高级认知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课堂教学 品德行为 情感体验 知识传授 心理学研究 生命个体 课程标准 
德育工作的五个“转向”
《辽宁教育》2013年第5X期71-72,共2页李茜 
"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五个转向"。一、德育应由"塞进去"转向"引出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行为的改变,而这主要是一种受控...
关键词:道德需要 传统教学思想 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工作 教育内容 自主建构 思想道德 道德认识 道德选择  
提高德育的五个“转向”
《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第5期101-102,124,共3页李茜 
德育,这个千年亘古的教育话题,“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足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然当前德育仅停留在道德知识的教育上,把教育等同于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实施“管制”,把...
关键词:德育活动 “转向” 学生心理特点 教育之本 师生双向交流 教育工作 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 
让课堂教学因“错误”而精彩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3年第5期40-41,共2页李茜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人格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是在“出错”、“纠错”的探究体验中,不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思维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从学生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获取知识 以学定教 语文教学 学生 教师 
采情感体验之花 酿品德行为之蜜
《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4期38-40,共3页李茜 
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人的一切认知的源头是感知,感知的积累就是体验,体验是一切高级认知的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
关键词:品德行为 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 知识传授 心理学研究 精神财富 生命个体 生活体验 
快乐的“换位”
《新教师》2013年第Z1期35-35,共1页李茜 
教学一些难字时,一般教师总是先在黑板上范写,不厌其烦地交代某字从田字格的某处起笔,某笔压在田字格的某某线上……然后让学生机械反复地练习。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兴趣低迷,求得"知"而求不得"乐"。
关键词:田字格 表达欲望 课堂教学 儿童生命 开开心心 东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