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

作品数:43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刚刘静珠刘瑞娟钟晴伟郑亚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现代教育管理》《高教与经济》《南北桥》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南北桥》2023年第3期82-84,共3页成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校教育的重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强化党员干部哲学观念、坚定共同理想理念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存在的教学问题,本文立足于实际,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施现状,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哲学课 哲学思想 
关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互动实效性的思考
《喀什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76-79,共4页武威利 孙月红 
喀什大学2014年度教改立项课题"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互动实效性研究"(KJDY14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工作在我国高校已经开展多年,但无论是哲学专业还是非哲学专业,改革效果都不十分理想,究其根源在于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依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播的课程.因此,要彻底扭转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教学改革 教学观念 互动 实效性 
对技工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学理论》2014年第26期176-177,共2页夏中芹 
随着技工院校新一轮文化课教学改革的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如何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编写贴近技工院校学生实际的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校本教材;加大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马克思主...
关键词:技工院校特色 创新型教材 创新型教学方式 创新型教师 
将“人本观念”渗透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64-165,共2页崔小云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教学实践和反馈表明,在高职院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
关键词:高校 人本观念 教育 
批判性思维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科技纵横》2009年第11期198-200,共3页徐学英 
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态度已被众多国家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是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这个缺乏批判精神的民族来说,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培育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以此为背景,本文将批判...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 运用 
问题教学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1
《湘潮(理论版)》2008年第7期114-114,97,共2页钟晴伟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基础课程改革研究的深入,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以问题为教学重心的教...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题教学法 教学模式 
通论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新范式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28-131,共4页高敏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实效性,需要构建“通论式”教学范式。“通论式”教学范式主张:在教学内容上,立足“多重”对话,凸出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在教学方式上,做到“有理”、“讲理”、“入情”三...
关键词:教学范式 断裂式 通论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98-99,共2页郑亚娟 
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g290)阶段性研究成果
加强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其应有的育人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哲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文章提出了重构哲学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相长的改革新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改革 实践 
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 向大学生宣传和谐社会思想
《内江科技》2006年第5期7-8,共2页元焕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度”的观点来谈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宣传和谐社会思想。
关键词: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实效性探究被引量:2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73-74,共2页刘瑞娟 
网络的普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带来了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如何应对挑战,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手段,增强教...
关键词:网络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 教学实效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