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学性

作品数:41被引量:19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秀秀蔡龙权马秋武石进芳李行德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探究儿童句法结构生长的奥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155-155,共1页胡建华 
任何一种儿童句法获得理论既要能够回答儿童句法获得的可学性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儿童句法获得的发展性问题。本文以跨语言视角下句法结构的获得为切入点,对目前主流的三大儿童句法获得假说(连续性假说、发育成熟假说、基于使用的获得假说...
关键词:普遍语法 句法结构 可学性 跨语言视角 连续性 语法知识 一致性 假说 
日语、英语母语者汉语复数标记“们”的习得研究被引量:3
《世界汉语教学》2021年第4期562-576,共15页孔德然 赵杨 
汉语复数标记"们"有[+复数]、[+指人]、[+定指]、[-量词短语]四个特征。本文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特征重组视角考察日语、英语母语者对"们"的习得。句子可接受度判断测试结果表明,日语母语者通过映射习得了"们"的[+复数]、[+指人]和[+定...
关键词:复数标记 “们” 特征重组 可学性问题 负面证据 
英语程式语可学性的语言模因论解读被引量: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76-86,共11页郝霞 
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学术英语写作自我效能建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表验证”(项目编号:2019SJA0172);2020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专项课题“跨学科背景下合作教学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以学术英语教学为例”(项目编号:C-c/2020/01/14)资助。
程式语在语言中大量存在,却是二语习得的难点,学习者很难选择和使用地道的程式语。现有研究从语音学、语用学、心理学等领域出发,涉及程式语习得过程中的语音特征、生成机制、认知方式等,但对于其社会文化属性以及产生与传播方式等问题...
关键词:程式语 可学性 语言模因论 社会语境化 二语习得 
文化适应和可学性假设实证研究——以咸阳师范学院留学生为例被引量: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年第9期171-173,共3页吴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目前更多集中在对汉语本体这个角度进行研究。该文从文化和认知角度出发,分别考察比较韩国和加纳的各4名留学生在中国为期17周的汉语学习情况,试图验证文化适应理论和可学性假设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
关键词:文化适应 汉语习得 可学性 韩国留学生 加纳留学生 
“私博馆”:让每个学生多一分展示自己的可能
《中国德育》2021年第4期78-80,共3页潘照团 
展示作品要有可观性、可读性、可感性,更要有可学性。学校是以学为中心,展品也不外乎。除了触动,还要有"脑洞"。展品以学生自己或与人合作的作品为主,鼓励创作,提倡能反映出研制过程的作品。校园文化建设中少不了学生作品的点缀,实质上...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以学为中心 可感性 可观性 生命自觉 展示作品 与人合作 可学性 
中国学习者英语音系范畴的习得难度及可学性
《现代语言学》2020年第6期834-839,共6页吴力菡 
本文考察中级学习者英语语音常见偏误的习得难度以及不同音系范畴的可学性。来自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65名学生参加诊断性朗读测试,由3名英语母语者和2名国内英语教师评分,归纳常见的语音偏误类型为词首辅音(/b, l, n, p, r, v, w/...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 英语音系范畴 习得难度 可学性 
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句法及语义界定标准被引量:8
《当代语言学》2020年第4期475-502,共28页鲁雅乔 李行德 
本文从句法和语义角度探讨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界定标准。以往的研究讨论了汉语非宾格与非作格动词的结构差异及其衍生机制(Huang 1987;Zhou 1990;Yu 1995;Zeng 2007),但无法完全解释两类动词的分布规律。同时,非宾格现象是否具备...
关键词:非宾格动词 非作格动词 终结点界性 致使类型 语言获得可学性问题 
可学性理论视域下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被引量:1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年第3期71-74,共4页孙文龙 
可学性理论是目前对儿童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解释得较为充分的理论之一。作为语言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旨在揭示语言能力的本质及内容。然而,成人的二语习得与儿童的母语习得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二语习得中的逻辑问题有...
关键词:可学性理论 母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二语习得的逻辑问题 
教学实录,你“实”吗
《当代教育家》2019年第6期77-77,共1页潘新民 
失去常态,就失去了真实,失去了可学性。现在很多教学报刊上都出现了'教学实录'——教师将自己或他人执教的优质课过程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教学后记或听课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尤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如果能够充分利用'...
关键词:教学实录 可学性 
二语隐喻能力及其可学性和可教性:回顾、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5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2期44-50,共7页石进芳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和心理实验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性词义习得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6YJA740028)的部分成果
二语隐喻能力是二语学习者掌握目标语的核心能力之一,二语隐喻能力的发展一直是应用认知语言学领域关注的焦点。论文通过回顾、梳理现有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隐喻能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了该领域对隐喻能力的定义、母语与二语隐喻能力的...
关键词:隐喻能力 母语隐喻能力 二语隐喻能力 可学性 可教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