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菌

作品数:566被引量:2690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元英进羊依金谭显东王立峰张家广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氮素及混菌发酵对苹果渣发酵饲料纯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6
《饲料工业》2017年第1期58-61,共4页任雅萍 郭俏 来航线 薛泉宏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2015KTTSNY03-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1]资助
采用固态发酵法研究原料中氮素及发酵剂组成对苹果渣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接菌及原料中添加油渣均能显著提高苹果渣发酵产物中纯蛋白质含量,在酵母菌与黑曲霉的混菌发酵中,添加油渣处理纯蛋白含量的发...
关键词:苹果渣 发酵饲料 单细胞蛋白 氨基酸 
菜籽粕发酵脱毒效果模糊评判被引量:13
《中国粮油学报》2016年第3期96-100,共5页方洁 徐浩 魏芬 李菁楠 丁承超 刘武康 丁之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3)
为了有效降低或脱除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增强安全性,以菜籽粕为原料,就单菌、混菌及二次发酵方式开展发酵脱毒研究。以植酸、硫苷、芥子碱和异硫氰酸酯含量为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结果表明:混菌发酵和二次发...
关键词:菜籽粕脱毒 单菌发酵 混菌发酵 二次发酵 模糊综合评价 
菌种对发酵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被引量:6
《饲料工业》2013年第21期40-43,共4页安晓萍 王哲奇 齐景伟 于长青 陈大勇 仝宝生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8B02]
文章通过比较发酵豆粕中多肽的含量,筛选出发酵豆粕的最适菌种及其比例,并比较了豆粕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以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按2 1比例混合固态发酵豆粕,产物中多肽含量最高;发酵豆粕中多肽、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
关键词:混菌 豆粕 发酵豆粕 营养成分 
响应面优化混菌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多肽饲料的发酵条件被引量:3
《饲料工业》2013年第9期53-57,共5页王哲奇 齐景伟 安晓萍 陈大勇 仝宝生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8B0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混合固态发酵豆粕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提高多肽含量。运用minitab 16软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方法分析6种因素对产生多肽量的影响,确定装料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为影响多肽产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大豆多肽 响应面 豆粕 枯草芽孢杆菌 米曲霉 
低温乳酸菌混菌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7
《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第1期180-183,共4页田菊梅 梁琪 张炎 杨敏 文鹏程 张卫兵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8B07);"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11AA1009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015);兰州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011-1-144)
以低温乳酸菌乳酸乳球菌和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低温乳酸菌混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初始pH、接种量对低温乳酸菌活菌数影响均显著(p<0.01),最优条件为:培养温度24.32℃、初始p...
关键词:低温乳酸菌 培养条件 优化 
酿酒酵母和异常毕赤酵母混菌发酵对白酒液态发酵效率和风味物质的影响被引量:91
《微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7期921-930,共10页唐洁 王海燕 徐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No.2007BAK36B02;2008BAI63B06);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目标导向课题(No.SKLF-MB-200801)
【目的】通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在麸皮汁培养基中的混菌发酵,以增加发酵液的风味酯含量并保证发酵效率。【方法】采用两种酵母混合接种、顺序接种混菌发酵方式,以酵母单独接种发酵作对...
关键词:酵母 混菌发酵 白酒 乙酸乙酯 风味物质 相互作用 
航天诱变混菌生抽发酵研究被引量:4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104-108,共5页陈志梅 张宗舟 薛林贵 石小霞 褚可成 
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2007BAD89B17)
在低盐固态发酵的理论基础上,在传统生抽生产的前提下,利用Aspergillus oryzae3.045和航天诱变菌株Aspergillus ZM-8、Mucor ZC-11、Rhizopus ZC-6,按不同比例混菌共酵生产生抽.结果表明:100 kg干料、Asper-gillus oryzae3.045添加量1 k...
关键词:生抽 航天诱变 共酵 模糊综合评价 
秸杆栽培食用菌拮抗菌株的鉴定及混菌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陶金国 卢伟东 徐丽丽 郭立忠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803033-A0604);国家支撑项目(2007BAD89B09-15)
从海洋泥样和食用菌发酵料中分离出了32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既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性又具有对青霉(Penicillium spp)、木霉(Trichoderma spp.)、根霉(Rhizopus)、曲霉(Aspergillus spp)、毛霉(Mucro)较强拮抗能力的W-4、W-10、N-14三...
关键词:纤维素酶活性 霉菌 拮抗 发酵条件优化 
混菌发酵苹果渣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被引量:4
《饲料博览》2011年第2期1-4,共4页谢亚萍 张宗舟 蔺海明 
国家科技支持计划(2007BAD89B17)
试验利用太空诱变获得的优良菌种黑曲霉ZM-8和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以及白地霉复配制成复合菌剂固体发酵苹果渣。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最适的培养基配方和复合菌剂的最佳配方。试验确定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铵7g、白糖4g、尿素2g、食盐...
关键词:黑曲霉ZM-8 复合菌剂 饲料蛋白 苹果渣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之间相互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第1期18-21,共4页翟明昌 朴永哲 王祥余 曹阳 王晓丹 唐丽娜 赵长新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K36B01)资助
目的确定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不同酵母间相互抑制作用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透析袋发酵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上清液抑菌实验和双向电泳等方法,确立溶氧、酒精度、pH、氮源、生存空间以及分泌蛋白等因素对非酿酒酵母衰亡的诱导作用。结果溶氧...
关键词:非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透析发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