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

作品数:569被引量:58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龙根孟鑫沛何良胜何秋梅张明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成都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青年专项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职业技术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被引量:11
《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9期13-16,共4页孟鑫沛 曹会元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重点项目"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编号:JGZD201635;主持人:孟鑫沛
中高职衔接作为中职、高职教育发展的"立交桥",是探索构建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职业目标衔接不连贯、课程体系衔接不当、课程内容重复等问题,通过对机械制造专业的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
关键词:机械制造 中高职衔接 教学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 
德国高等教育双元培养模式探析——以霍夫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例被引量:6
《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23期76-79,共4页刘瑛 钱慧娜 胡美君 高庆云 徐亚丹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航空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g2015292);主持人:刘瑛;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专业课课堂拓展形式研究--以<汽车性能评价与选购>课程为例"(kg2015697);主持人:徐亚丹
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是把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培训与大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由企业和高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任务,把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糅合。以霍夫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其在高等教育双元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招生等方面与...
关键词:双元培养模式 应用科技大学 现代学徒制 德国 高等职业院校 
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职业能力与课程体系衔接模型构建被引量:6
《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14期27-29,共3页李龙根 杨福祥 孟鑫沛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2-2013年度课题"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高职研[2013]17号)(GZYLX1213283);主持人:李龙根
中高职衔接作为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一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职教界的高度关注。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契合度差,专业设置衔接困难;课程内容重复或断层,课程体系衔接失效;就业岗位职业标准界定不清,职业能力衔接...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学计划特色及其借鉴--以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例被引量:8
《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石金艳 谢永超 
2014年度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出国研修项目
德国高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通常都需要专业性的认证标准检验,而霍夫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更注重"实践导向"、突出"学习方法"、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经验,科...
关键词:德国 应用技术大学 专业教学计划 实践导向 霍夫应用技术大学 
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群被引量:15
《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17期17-19,共3页何秋梅 何良胜 
在机械制造基础技术课程群重构过程中,以培养图纸识读、造型与测绘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零部件造型与测绘》课程;以培养机械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为主线,形成《机械分析与应用》课程;以培养机械零部件的设计与生产加工能力为主线,形成《机...
关键词:能力本位 机械制造专业 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群 学习性工作项目 
独立制造岛与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计
《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9期38-40,共3页卢洪胜 
从生产系统学观点来看,为课程设计作资料准备的职业分析,不仅要进行岗位工作能力分析,更要对一定生产组织形式提出适应性要求。课程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处于发展水平"中间状态"的生产组织对人才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将适合我国机械制造业...
关键词:机械制造专业 职业教育 课程设计 职业分析 独立制造岛 
技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府
《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第11期42-42,共1页张在光 
关键词:毕业生 技校 高等学府 技工学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山东省临沂市 机械制造专业 应届毕业生 品学兼优 高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