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属性

作品数:95被引量:27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盛桓李利安刘倩廖巧云张韧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康恩贝医院管理软科学研究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理学在调解中的运用
《人民调解》2025年第2期41-43,共3页王江南 
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纠纷调解中,使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正确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动机与心理需求,同时正确开展心理疏导,有助于消除当事人的对抗情绪,提高调解成功率。本文就心理学知识在调解工作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一、心理学与调解的内部逻...
关键词:对抗情绪 调解过程 心理学知识 调解员 逻辑关联 心理属性 纠纷调解 心理疏导 
疼痛医学定义中的哲学悖论探析
《医学与哲学》2024年第10期7-11,共5页芦杰 
2021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才专项(2021RCZXSK04)。
“疼痛悖论”是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关于疼痛问题的研究焦点之一。这一悖论指称的是疼痛经验同时所具有的物理特征与心理特征构成疼痛概念的内在不一致性。通过分析疼痛的医学定义,将发现这一悖论不仅是一个哲学议题,也同样存在于医学对疼...
关键词:疼痛定义 疼痛悖论 心理属性 
融合心理属性的家政员工隐性缺勤预测研究
《服务科学和管理》2024年第1期81-92,共12页曹艳霞 刘峰涛 
本文提出融合心理属性的家政服务员隐性缺勤预测模型,以Y企业作为研究平台,设计心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心理弹性理论、心理契约理论和职业倦怠理论构建家政服务员心理属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心理属性筛选,确定了用于预测家政服务员隐...
关键词:XGBoost 隐性缺勤 心理属性 机器学习 
心智哲学视角下反语的英译研究
《外国语文》2023年第5期93-100,共8页黄缅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我国网络语言变异与演变研究”(20SKGH097);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基于VR技术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YJG233067)的阶段性成果。
反语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反语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实际意图相反。本文试图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反语并恰当翻译才能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并基于心智哲学视角下语言运用双重结构的假设,提出反语的翻译标准是心理属性对等。心理属性随附于...
关键词:反语 心智哲学 感受质 心理属性 
爱笑的高二男生,居然患了抑郁症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3年第8期40-42,共3页晓林 
研究显示,抑郁是青春期男孩的心理属性之一,每个青春期男孩儿都有过抑郁心境,其中,15%~20%的13~18岁男孩,会在某一段时期内受到应激、忧郁注意力散、无用感、无力和乏味感,以及自杀冲动的困扰。
关键词:心理属性 青春期 抑郁症 抑郁心境 注意力 高二 男孩 
走上管理岗位,人就容易变吗?
《河北教育(德育版)》2022年第11期20-20,共1页曹宗清 
一些教师走上管理岗位后,原来的同事常私下评论:“这个人怎么变了呢?”这里的“变”不是“变好”,而是变得老师们不太喜欢了。为什么走上管理岗位人就容易变呢?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普通教师步入管理层,就拥有了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不仅是...
关键词:管理岗位 心理属性 普通教师 公共权力 心理学视角 管理层 心理机制 
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三维教育目标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2年第1期82-82,共1页袁硕 周梦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心理结构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子系统构成。相应地,人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即通常所说的知、情、意。这三种心理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不断交互作...
关键词:教学实施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情感过程 心理属性 教学设计 心理活动 三维教育目标 
从物象到意象:移就修辞的心理表征机制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93-102,共10页鲁俊丰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心智哲学视角下的移就修辞格及其内在建构机制”(Y201431671)。
心理表征是语言前思维阶段大脑中所呈现的一种意象,是主体心智对客观现实加工和抽象化的结果。移就修辞可视作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心智活动。客观外物的心理属性具备表达主体心理状态的条件和可能,有较强的依赖性和主体性。从主体有意...
关键词:心理表征 移就 心理属性 感知 感知模拟 
基于“人性教育”理念,开发历史校本课程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年第7期68-69,共2页杨小飞 
人性指的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属性。孔子曾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他将人性分成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古人就认为人性有善恶差别,要促使人们改变恶的人性,崇尚善的人性,就要展开人性教育。西汉时期推...
关键词:人性教育 校本课程 高中历史教学 心理属性 道德感化 性本善 习相远 性相近 
一张画纸的心理属性——儿童绘画心理治疗中用纸的艺术与象征被引量: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第6期8-14,共7页左宏梅 王子琨 
从绘画心理治疗的常见形式、融合样式以及本人绘画治疗的应用实践出发,综述一张画纸的心理属性,提炼“画纸”这一基本创作媒材在治疗中独特且不可忽略的贡献,以协助广大实务工作者理解画纸不同形式的象征内涵和治疗意义。这对于一线工...
关键词:心理属性 绘画心理治疗 象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