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

作品数:4133被引量:114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婉月田庆军牛金霞白雪峰黄上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班主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带着幸福去家访
《新班主任》2024年第9期56-56,共1页方清 
接手这个班后,我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小奇,因为他从来不主动和别人交流,布置的作业要么拖欠,要么干脆不做,而且喜欢独处,脾气也很暴躁。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了解才知道,小奇5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他和爸爸一起生活。爸爸为了让他上学更...
关键词:环卫工作 家访 租房 
用爱陪伴特殊学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特殊学生识别与转化策略
《新班主任》2023年第S01期20-20,共1页张建元 
为了促进班级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扮演好关怀者、辅导者、唤醒者等多个角色,与特殊学生高效对话。用心发现和关怀特殊学生在班级成立之初,我通过线上家访的形式,向家长收集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各方面的...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中小学阶段 辅导者 特殊家庭 学习困难生 班主任 转化策略 家访 
“五感”家访 助力成长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8-9,共2页马力 
如何进行有效家访?结合自己近30年的工作经验,我总结出“五感”家访,巧妙叩开学生及其家长的心扉,助力孩子成长。意义感——提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并向着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关键词:家校合作 教师才能 家庭教育 视频资料 家访 意义感 五感 家长会 
变式家访,绘就育人同心圆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10-11,共2页杨晓东 
一些教师把家访当作例行公事,来去匆匆,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借家访之名告状,让学生生厌。如何让家访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在实践中总结了4个小妙招。一曰贴心“三明治”。家访时,教师不妨采用“三明治”式沟通法,即先表扬优点,再重...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 识字量 敢于质疑 家访 思维敏捷 来去匆匆 同心圆 自我意识 
互助式家访,让心与心更近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11-12,共2页刘冬冬 
家访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互助式家访,让家长和家长、家长和教师、教师和孩子、家长和孩子之间形成积极互动,从而实现良好的家校协作关系。细心筛选,确定互助式组合家访前,我会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关键词:互助式 家校共育 家校协作 家访 积极互动 优势和不足 实践中探索 调查问卷 
“夸夸卡”,让家访有温度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13-14,共2页罗玲娜 
家访是加强家校沟通的桥梁,是家校共育走向成功的重要举措。我在近日的全员家访活动中,一改之前“谈问题、齐说教”的方式,以“爱和鼓励”为主,用一份份量身定制的“夸夸卡”打造了一场场温暖的家校小聚。发布《家访邀请函》家访前,我...
关键词:家校沟通 家校共育 就近原则 家访 量身定制 邀请函 班级学生 走向成功 
一次朋友式家访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15-15,共1页沈婷婷 
一天,我正准备吃晚饭,小瑞妈妈突然打电话说:“沈老师,孩子回家说他攒的星星被没收了,一直在哭,怎么回事呀?”我回想了一下,应该是自习课上小瑞所在的小组吵闹,整个小组的成员都被没收了一颗星星。小瑞比较内向,话比较少,课上很少举手发...
关键词:自习课 举手发言 没收 星星 
家访工作当“从心”“从理”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33-34,共2页付蓉 
在众多家访对象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家庭密切相关,但不少家长不愿承认自己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为此,我们定期请心理健康老师用专业测试工具给学生做心理健康诊断。心理健康测试可以...
关键词:班主任 学生成长过程 学生心理问题 健康诊断 家访工作 心理健康测试 测试工具 解决办法 
精心策划 双向奔赴
《新班主任》2023年第5期5-7,共3页刘景娟 
家访是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但一些学生和家长对家访有抵触心理,这就需要班主任改进工作方式,设计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家访方案,增强家访的实际效果,让家访变成学生和家长的期待。开头破难,循序渐进共奔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打消家...
关键词:家校共育 班主任 抵触心理 万事开头难 家访 共同话题 居住环境 循序渐进 
带着沙漏去家访
《新班主任》2023年第1期20-21,共2页姚彩凤 
“老师,谢谢您送给小吉的礼物,这套沙漏现在可是她的宝贝。自从用上它,我们家的‘小蜗牛’做事快多了!”小吉妈妈看到来家访的我,喜笑颜开,连忙请我进屋。这是怎么回事呢?还得从一条微信消息说起。一天晚上将近十点,我收到了小吉妈妈发...
关键词:微信 家访 小吉 沙漏 学校 小蜗牛 老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