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典籍

作品数:52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郦青杨晓波戴承元李春光解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三自然界概说”与公木诗学体系的建构
《文艺争鸣》2017年第12期132-137,共6页朱晶 
公木一生著述甚丰,在古代文化典籍、古典文学和诗歌史论等研究领域广有建树。《老子说解》(1985)、《先秦寓言概论》(1983)、《老庄札记》(1988)、《商颂研究》(1984)、《周族史诗研究》(1998)等均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然而...
关键词:诗学体系 公木 自然界 概说 古代文化典籍 古典文学 先秦寓言 周族史诗 
叶圣陶编辑、整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实践
《西部学刊》2017年第11期75-77,共3页牛正攀 徐振云 
叶圣陶先生作为编辑家、出版家,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其编辑的白话文中小学教材,但其在编辑、整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方面所作的实践探索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首先,叶圣陶先生选注《荀子》《礼记》《苏辛词》《周姜词》,点注《传习录》;其次,...
关键词:叶圣陶 古代文化典籍 商务印书馆 开明书店 编辑实践 编辑思想 
驶学习之舟,扬兴趣之帆——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习趣味性的培养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7年第3期65-65,共1页刘文韬 
高中文言文是中华古代文化典籍中的佳作,对于传承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受到了语文教师的青睐,因为它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将精神文明的种子植根于每个青少年的心中。而这样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综合学习...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学习素养 高中语文 趣味性 培养 古代文化典籍 中华文化 语文教师 
家训恒久远 经典世代传
《福建教育》2016年第21期13-14,共2页赵忠心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家训”一类的著作、文章引人注目。它是我们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耀眼夺目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家训 古代文化典籍 世代 文化遗产 文明古国 文章 祖国 
试论古代文化典籍的诗意特质
《山西青年》2015年第20期89-89,83,共2页韩慧 
中国是诗的国度,对诗有着非一般的情结,而这一特色则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的,中国人用诗性思维思考和表达,才造就了中国举世无双的诗歌成就。但是诗性思维不光造就了诗的国度,也造就了整体具有诗意特质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传统...
关键词:古代文化 诗意特质 
文言虚词教学应在“文”的视野下进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4年第8期95-96,共2页曾晓娟 
文言文教学应该摆脱过去“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刻板、低效、短视的应试模式,应该以“文”带“言”,在“文学、文章、文化”的视野下展开。这一理论认识既体现了作为古代文化典籍的文言文的本质特征。也为文言文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言虚词 “文” 古代文化典籍 实践操作 教学实践 词的用法 “言” 
古代文化典籍核心概念翻译的修辞选择——以“六书”名称英译为例被引量:7
《当代修辞学》2014年第3期66-77,共12页郦青 杨晓波 
翻译即修辞,是一种跨语言系统的劝说活动。译者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语言手段,用目的语中最合适的文辞和语辞,传达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沟通原文作者与目的语读者。本文以《说文解字叙》中"六书"名称的英译为例,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修辞学的考...
关键词:说文解字叙 六书 英译 修辞 
仍染芸编昔日香——清末四大藏书楼的兴衰聚散
《书屋》2014年第3期9-18,共10页关永礼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古代文化典籍最丰富、藏书最早的国家。古人对书籍十分钟爱,常以香气浓郁的复叶芸草护书,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古人藏书辟蠹用芸。”因而以芸香、芸编、芸帙代称书,以芸窗、芸馆指书斋,以芸扃...
关键词:藏书楼 古代文化典籍 兴衰 清末 四大文明古国 《梦溪笔谈》 官府藏书 春秋战国 
《论语》第一部德语译本及其相关评述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14年第1期164-168,共5页解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德语世界的〈论语〉研究》(13YJC751018);四川省教育厅2013年度科研项目《〈论语〉德语译本与孔子形象在德语世界的转变》(13SB0234)的阶段性成果
《论语》自东汉起跻身儒家经典之列,至南宋时,经理学大师朱熹之手位列“四书”,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同时也被公认为认识孔子和了解孔子思想最可信、最直接的原始资料。《论语》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海外也具有...
关键词:《论语》 古代文化典籍 译本 德语 儒家经典 孔子思想 中国历史 “四书” 
巧借成语 妙学文言
《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12期19-19,共1页许黄裳 
汉语成语绝大多数来自于古代文化典籍和诗词,正因如此,其中保留了许多文言现象。笔者认为,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巧借成语,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文言文学习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汉语成语 古代文化典籍 学习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