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训

作品数:113被引量:8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斌白兆麟杨白云刘正国黄国文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汉语词源学之形声字声符——评《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
《语文建设》2024年第15期I0007-I0007,共1页应燕平 
汉语词源学研究是中国传统学术研究,分为声训及形训两条线。其中形训即根据形声字声符表义功能来探讨词源问题。从先秦发展到今天,不同时代的学者给形声字声符是否表义赋予了不同的理解及阐释。《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一书分为上、...
关键词:形声字 声符示源 中国传统学术 形训 表义 《通论》 泛时 语言文字 
传统语言文化类学科的交叉融合
《文化产业》2024年第23期132-134,共3页马丽嘉 章平 
2023年安徽省高校科研重点项目,“文化育人”视域下皖北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203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传统语言文化类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从训诂学内在因素的关系和文字学对训诂学的促进作用两方面分析文字学和训诂学的关系,探究文字学成果在训诂学上应用的必要性和传统...
关键词:训诂学 内在因素 形训 文字学 学科交叉融合 促进作用 
文字学对辨析古诗文易混字之作用举隅
《汉字文化》2022年第24期74-76,共3页黎艾迅 
古诗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古诗文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学习古诗文时,常常混淆其中的形近字。本论文引入文字学“形训”方法,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有利于帮助读者厘清易混字,更好地领会...
关键词:文字学 形训 古诗文 易混字 
星星之火有传人——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武部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落地生根
《国防教育》2022年第5期59-59,共1页黄传庚(文/图) 傅杰亮(文/图) 
近日,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的红军小学热闹非凡,一堂堂国防教育课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分宜县人武部教官严小斌作为特约辅导员应邀来到红军小学,组织学生进行队列队形训练,讲解国防知识,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关键词:国防知识 江西省新余市 分宜县 国防教育 落地生根 辅导员 队列队形训练 星星之火 
神秘的木制乐器——柷、敔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22年第7期58-60,共3页王婉莹 
柷和敔是我国古老的"八音"分类法中的木制乐器。目前对柷和敔的认识、研究仅停留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上,但文献本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经过宋代的复古思潮,一些乐器已经失去了原本面貌。因此,出土的实物资料及其相关铭文更应引起关注。199...
关键词:木制乐器   柞伯簋 形训 
培育学生公共精神的路径探索——以“大课间队列队形训练”为例
《教育视界》2021年第16期35-37,共3页张博 
江苏省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构、模拟生活化的公共活动场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化的场景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基于服务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也基于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实践等因素,学校以"大课间队列队形...
关键词:公共精神 队列队形 训练探索 
文字与篇章的互动
《语文学习》2021年第5期1-1,共1页梁利栋 
郝景鹏老师在《从字形入手解读〈芣苢〉》(《语文学习》2020年第12期)中提供了一种解诗之法,即从关键字的字形入手,结合语境,进行释义,进而解读文本。这种方法是“形训”和“以意逆志”的有机结合。“形训”即因形求义,“以意逆志”即...
关键词:以意逆志 诗旨 形训 芣苢 解读文本 因形求义 关键字 互动 
“形训”与文言实词学习
《读写月报》2021年第1期37-38,共2页喻鹏飞 
文言文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难点,尤其是文言实词。只是按照教材中的注释枯燥地讲解实词,学生只能懂得教师讲过的句子,难以理解课本以外的古文,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对于文言实词词义的积累,大多学生都是选择死记硬背,然而效果往往是...
关键词:文言实词 触类旁通 文言文 中学生语文 实词词义 事倍功半 死记硬背 
“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1
《求学》2020年第47期5-6,共2页王鹭 
"以形索义"是训话学中解释词义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引进"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既能追溯到词的本义,又能探求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形训 文言文教学 训诂方法 
训诂方法视角下的《毛诗正义》研究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6期0191-0192,共2页王佳星 
《毛诗正义》是孔颖达奉唐太宗诏命所编的《五经正义》之一,最具代表性,也最有价值。本文拟从训诂方法角度入手整理孔颖达《毛诗正义》的训诂材料,分别从声训、义训、语法通训诂、修辞通训诂四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期对《毛诗正义》书...
关键词:训诂方法 《毛诗正义》 声训 形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