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艺术

作品数:186被引量:50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保红许钧王树槐祝一舒陈殿兴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山东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翻译艺术与求美之道——兼析许渊冲文学翻译“三美”论被引量:9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1期96-104,147,共10页祝一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许渊冲中法文学互译实践与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CYY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许渊冲对文学翻译有着独特的见解与认识。他把文学翻译视作创造美的过程。本文基于许渊冲对文学翻译本质属性的理解,针对文学翻译的从属性与依附性,从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出发,就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展开思考,同时聚焦许渊冲文学翻译...
关键词:文学翻译 艺术性 创造  
葛浩文反讽翻译艺术的诗学分析被引量:6
《中国翻译》2021年第6期86-94,192,共10页王树槐 
国家社科基金“企鹅版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与传播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BYY02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反讽是文学的重要表现手段。基于自建的“葛浩文反讽翻译语料库”,我们从诗学角度总结了葛浩文实现反讽的五个维度,以及具体的诗学手段:1)在陌生化维度,他采用了质的偏离和量的偏离;2)在张力维度,他表现于语义张力、语域张力、口吻张力...
关键词:葛浩文 反讽 翻译 诗学 
沙博理政治讽刺诗英译艺术探究被引量:4
《外语与翻译》2017年第1期1-7,共7页任东升 王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研究”(项目号:12BYY018);中国外文局“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国家翻译实践的主要译者之一沙博理不仅翻译了中国古典和现代小说,还翻译了包括毛泽东诗词和《水浒传》中诗词在内的大量诗词。本文集中探讨沙博理选译的袁水拍的24首政治讽刺诗《酱油和对虾:政治讽刺诗》,认为该译本通过对字词...
关键词:沙博理 政治讽刺诗 读者取向 翻译艺术 
古诗意象思维英译研究——以特称与总称意象的翻译为例被引量: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76-81,108,共7页张保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11BYY01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项目"汉诗英译艺术探析"(396-GK090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人们常常将意象作为诗歌语法中的"词"来看待,翻译中注重其在文本中所具有的语言美学价值,而忽略了意象作为诗歌生命活性细胞所具有的诗性功能与诗艺价值。本文以古诗中特称与总称意象的翻译为例,探讨其在翻译中诗艺、诗美的实现状况及...
关键词:古诗 特称意象 总称意象 意象思维 翻译艺术 
庞德英译《长干行》的多维艺术综合被引量:4
《外语研究》2012年第5期77-81,112,共5页张保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11BYY016);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翻译诗学的嬗变研究”(粤财教[2009]400号);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项目“汉诗英译艺术探析”(396-GK090035)的部分研究成果
庞德英译的《长干行》一再被选入《诺顿美国文学集》等各种美国权威文学读本,本文从"用形"、"词语的表现性"、"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大语境性"以及"无笔墨处的表现力"五个方面探析了庞德英译《长干行》的艺术特色,一方面揭示了庞德译作...
关键词:埃兹拉·庞德 《长干行》 翻译艺术 多维艺术综合 
点染法:翁显良汉诗英译艺术研究被引量:12
《中国外语》2011年第4期87-94,111,共9页张保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BYY016);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助项目"汉诗英译艺术探析"(396-GK090035);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古诗意象英译研究"(GDUFS211-1-031)的研究成果
翁显良是国内将古诗译为散文的代表译家。其翻译方法因之被称为"散文释义方法",其翻译风格被称为"表意派"("神似派"),但其"散文释义方法"背后渗透着的艺术因子以及"表意派"("神似派")中含蕴着的不同艺术质素,长期以来少有探据及其美学价...
关键词:翁显良 点染法 翻译艺术 
傅雷的对话翻译艺术——以傅译《都尔的本堂神甫》为例被引量:2
《外语教学》2010年第6期87-90,100,共5页宋学智 许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傅雷翻译研究"(06BYY008);教育部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傅雷与翻译文学经典研究"(201013)成果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对话正如傅雷所说,是"文字上的口语",既然是口语,就要译得像"话",不啻注意语法的正确性,更应符合交际话语的表达习惯、谈吐方式;不但如此,还应"闻"如其人,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心理、心情和口吻;同时符合特定的场合、...
关键词:傅雷 对话翻译 得体性 恰当性 《都尔的本堂神甫》 
美学翻译的三个层次--兼析刘士聪的美学翻译艺术被引量:8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2期73-78,共6页王树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研究》(08CYY006)的部分研究成果
在西方文体学和我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文学作品及其翻译的审美三层次:表层美质、中层美质和深层美质。表层美质包括修辞、变异、音律、口吻;中层美质包括意象/形象、情感;深层美质包括气韵、意境。遵从这三个层次的标准,我们以...
关键词:翻译艺术 刘士聪 美学 传统文论 文学作品 《风筝》 美质 文体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