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目的

作品数:28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军方姝吴珅陈昌凤杨同用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汉字文化》《咬文嚼字》《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叙事学视角阐释《热译师传》的话语结构与修辞目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3年第4期97-107,共11页才让扎西 
2022年度甘肃省优秀研究生“创新之星”项目“主体意识与自我表述:传记名著《云裳》的身份叙事”(2022CXZX-178)。
《热译师传》是西藏早期的传记作品之一,创作于12世纪。该传记可视为一部重要的文史研究资料,对研究了解西藏早期传记的创作观念和叙事模式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该传是由热耶西僧格(rwa ye shes seng ge)根据热译师(rwa lo tsa ba)亲传...
关键词:传记 话语 叙事交流 修辞目的 
以同一求认同:中国领导人对外传播的修辞策略研究——习近平海外媒体署名文章的分析被引量:1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125-133,共9页陈昌凤 吴珅 
以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在海外媒体发表的33篇署名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肯尼斯·伯克的话语修辞观探究这些文章修辞的修辞技巧、动机,并借助"同一"理论,分析其修辞策略,探讨对外传播在达成国际共识、实现跨文化认同方面的话语策略。
关键词:习近平 署名文章 修辞手段 修辞目的 修辞策略 跨文化认同 
从伊恩·梅森语篇翻译新进展看汉英翻译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5,共5页吴越 郦青 
在《话语、意识形态与翻译》一文中,梅森重新解释了意识形态,同时提出了四类分析模式,其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行的月刊为例,从词汇衔接、词的复现、主述位顺序及文本结构层面对语篇翻译进行分析探讨。本文以梅森的语篇翻译新...
关键词:修辞目的 意识形态 词汇衔接 复现 主述位顺序 
语篇修辞目的在翻译中的实现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37-38,160,共3页李悦聪 
黑龙江大学青年基金项目:翻译的哲学观qw201322;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转喻思维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16C721;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语义评价视角的语法隐喻研究12532273
本文将语境从语域和语用的层面划分,通过对中英翻译的一些典型翻译案例进行分析,阐释了语篇修辞目的在翻译中的实现方式,从而为进一步构建合理的翻译框架做出理论探索。本文首先从交际层面切入,主要从语域进行分析;之后又从语境的另一...
关键词:语篇 语域 语用 修辞目的 翻译 
从“新修辞”角度浅议广告翻译被引量:1
《武夷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24-27,共4页刘娜 
广告作为一种说服性目的强烈的宣传手段与修辞的说服传统不谋而合,它和"新修辞"都将受众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从"新修辞"理论出发对广告的翻译进行思考并且采用大量的实例进行细致的对比与分析,以期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来说明如何践...
关键词:广告翻译 新修辞 象征资源 修辞意识 修辞目的 
史学修辞叙事与小说修辞叙事——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修辞目的的史学渊源
《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204-207,共4页胡亚敏 刘知萌 
在中国古代"史贵于文"观念影响下,处于正统地位的史学叙事深刻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发展。论文从道义到演义、劝谏到劝诫、发愤到泄愤三个维度揭示史学叙事与古代小说叙事在修辞目的上的渊源和承继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修辞叙...
关键词:史学修辞叙事 小说修辞叙事 修辞目的 史学渊源 
语境是文本智读的意义起点
《华夏教师》2012年第4期44-45,共2页陆华山 
从语言艺术创作中的修辞过程看,创作者总是要服从于一定的修辞目的,围绕一定的思想主旨,针对一定的表达对象,使用一定的语言符号,遵从一定的语言规则和言语规律,联系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这,便是语境。语文教学中,清晰地认识...
关键词:语境 意义 文本 阅读视野 修辞目的 语言符号 心灵状态 艺术创作 
修辞的目的和修辞的核心原则被引量:6
《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04-109,158-159,共6页胡习之 
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核心修辞学研究”(AHSKF09-10D80)
修辞的目的就是通过优化设计言语以更好、更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它具有层次性。合目的原则是修辞的核心原则,它包含四个次准则:修辞话语的内容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的形式必须适切交际目的;修辞话语能增加表达的美感度与力度;修...
关键词:修辞 修辞目的 核心原则 
鲜活的语言文字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年第6期8-8,共1页唐玉兰 
在运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要考虑到保留一些美文的意境,保证其完整性不被杂乱的讨论和理性的研究弄得破碎不堪。比如课文《济南的冬天》,其学习目标应该定义为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体悟作者融情于景的写法为主...
关键词:语言感受力 文章的完整性 修辞目的 情境联想 审美感知 
元杂剧搞笑语言的修辞策略被引量:1
《修辞学习》2009年第4期75-79,共5页王进 贾君芳 
元杂剧中,搞笑语言频繁出现,一方面活跃了气氛,增强了演出的娱乐功能;另一方面,借助搞笑语言,也深入刻画了人物形象。适应搞笑语言的功能要求,其修辞策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广泛运用各类修辞方式,适度融入俚言鄙语、歇后语,极力突破常...
关键词:元杂剧搞笑语言 修辞目的 修辞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