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

作品数:2309被引量:119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德明殷树林袁毓林李美妍叶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修辞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多声性看外交语言中问句的语义隐涵及其推理机制被引量:3
《当代修辞学》2022年第3期42-53,共12页鞠晨 袁毓林 
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以自然语言为核心的语义理解理论、模型与方法”(项目编号:2020AAA010670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与智慧教育平台研究”(项目编号:18ZDA295)的资助。
本文以2019年12月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发言作为语料,对外交语言中的问句进行了多声性分析。分析发现,外交语言中的问句为话语带来了复杂的多声现象和丰富的语义隐涵。这些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来源,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并且,依据...
关键词:外交语言 多声性 询问/反问 语义隐涵 推理机制 礼貌原则 
评价理论视阈下公诉人反问句的语用修辞功能及语调特征被引量:5
《当代修辞学》2020年第2期82-95,共14页陈海庆 孙润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庭审话语语调表征及其信息效果研究”(项目编号:15BFX006)的阶段性成果。
在庭审语境下,不同类型的反问句往往具有不同的语用修辞功能,它不仅可以表明说话人的态度意义,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情感意义。本文根据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和焦点功能理论,以CCTV12《庭审现场》栏目庭审案件转写文本为语料,运用实证研...
关键词:评价理论 庭审话语 反问句 公诉人 语用修辞功能 语调特征 
小学语文教学中修辞知识的运用被引量:3
《当代修辞学》1999年第6期30-31,共2页秦慧绒 朱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知识的运用 自然段 修辞格 阅读教学 篇章修辞 修辞手法 分段落 反问句 学生体会 
反问式设问被引量:10
《当代修辞学》1997年第3期25-26,共2页李富林 
先看下面的例句: ①是不是每人搞一门就有利于深造?我们 的教授、讲师的水平是不是都比外国的高?(a)我 看不见得。(b)(见《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于根元 的文章《反问句的性质和作用》) ②难道内地的导演就这么不行?(a)我就不 信。(b)(...
关键词:反问式 反问句 正问 于根元 疑问句 提问 特指问 太阳 语义平面 交际方式 
语意强调的制约方式浅识
《当代修辞学》1997年第3期12-13,共2页朱士泉 
突出语句重点,力求用最简洁的言词表达最丰赡的语义,做到言简意赅,是语用学孜孜追求的效果。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在检测考生灵活使用母语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命题方式变化多端,但都以考查学生的汉语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实而活,巧而精,下...
关键词:强调语意 浅识 限制语 高考语文试题 句式 介宾结构 愿意做 反问句 受话人 句旨 
谈双重否定句式被引量:5
《当代修辞学》1996年第2期42-43,共2页孟建安 
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汉语双重否定句式,范围的界定及其形式构造特征。 §1 双重否定句式范围的界定 汉语否定形式的标记之一,就是使用否定性词语(试以N1代之);而反问语气,又能构成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否定形式(试以N2
关键词:双重否定句 否定形式 肯定意义 反问语气 否定性 否定句式 “不” 否定副词 形式构造 句子 
从对外汉语教学看汉语口语的表达特点
《当代修辞学》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李绍林 
外国人学汉语,口语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很多留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口语能力较强,但是一接触到实际仍感到很吃力,口语交际的应变能力不强。这与不甚明了汉语口语的表达特点有相当大的关系。
关键词:汉语口语 表达特点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学 反问句 口语特点 口语交际 离合词 俗语 熟语 
“善辩”来自“善询”——孟子论辩艺术的一个特点
《当代修辞学》1993年第1期32-33,共2页徐生林 
设问和反问,在孟子论辩性的散文中,充当着极重要的角色。孟文的滔滔雄辩,固然得力于其“重大重刚”的浩然正气,得力于严谨有力、丰富生动的论汪和铺张扬厉的文章气势,但正如火山喷发需要喷射口,江河奔流需要河床一样,孟文强大的...
关键词:论辩艺术 孟子 火山喷发 情感力量 逻辑力量 论辩性 反问 设问 
是设问呢还是反问?被引量:1
《当代修辞学》1992年第4期42-43,共2页秦玉鹏 
有时修辞格间的界限不是那么好划清的。请看下面的两段话。①“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翦伯赞《内蒙访古》)
关键词:反问 设问 《内蒙访古》 修辞格 英雄 肯定说 翦伯赞 
审美注意与设问反问
《当代修辞学》1991年第1期44-44,共1页吕华信 
审美注意,是审美态度的一种延续,其特点就在于把各种心理因素(情感、想象、意念等)倾注在对象的形式本身,从而充分地感受形式的美,如线条、形状、色彩、声音等。审美注意不同于一般的注意,一般的注意尽管也注意到对象的形式,但马上就...
关键词:审美注意 设问 反问 审美态度 心理因素 形式美 感受 分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